農業農村部長韓長賦:要采取超常規措施防止城市化過程中鄉村凋敝
“中國糧食產量連續五年超過1.2萬億斤,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也超過萬元大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了66%,這些變化標志著農業農村發展站上新起點,進入新時代。” 4月9日,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表示。
韓長賦也表示,當前鄉村發展也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當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農業發展的質量、效率和競爭力不夠高,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還滯后,農民的增收后勁不夠足,城鄉收入的差距還比較大。
他強調,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越來越簫條的鄉村,要扭轉這種不協調的情況,要采取超常規的措施,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防止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凋敝。
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形象地說就是要實現“三讓”,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下為發言實錄:
韓長賦:第一,我們國家農業農村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我們研究三農問題的同志們都會感覺到這點。比如說,我們糧食產量連續五年超過了1.2萬億斤,說明我們產能登上了一個新臺階。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這個也是超過了萬元大關。
農業現代化也有了長足進步。比如說,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了66%,農業主要的農作物耕種收的機械化水平超過了66%,科技貢獻率是超過了57%,達到57.5%。農村社會發展,農村的公共設施,所謂水電防汛都有了全面的進步。這些變化標志著我們農業農村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進入了新的時代。現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是這樣一個現實的起點。
第二,當前鄉村發展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可以說是當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比如說從農業來講發展的質量、效率和競爭力不夠高。從農村講,農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還滯后,從農民角度講,農民的增收后勁不夠足,城鄉收入的差距還比較大。
這就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怎么樣能夠使農業、農村同步發展。我們現在城市化率已經接近60%,將來我們還會達到70%,即使達到70%,仍然還有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我們的社會發展,我們的現代化,不能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是越來越簫條的鄉村,不能這樣。要扭轉這種不協調的情況,要采取超常規的措施,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防止在城市化過程中鄉村凋敝。
第三,目標導向。如果說第二點是問題導向,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迫切需要加快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我們黨提出來的包括鄉村在內的國家整體戰略。
從國家整體戰略和鄉村農業農村戰略關系講,我有一個理解也是一個認識,如果說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階段,我們要消除絕對貧困,所以我們打脫貧攻堅戰,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階段,我們就要縮小城鄉差別,實現農村的強美富,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中國要強農業要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村必須富。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都是標志性的。
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是國家整體戰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農村的具體體現。
現在有很多描繪,我覺得愿景一定是美好的。如果形象地說,就是要實現“三讓”,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是我們的期許,也是美好的愿景。
一是推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產業興百業興,實現鄉村振興要把農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把產業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的主旋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再一方面,要加快培育鄉村產業、鄉土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富裕農村經濟繁榮。
第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力實施環境整治計劃,推進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三,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的基礎設施依然是落后的,所以我們講落實好十九大提出來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重大的原則。統籌推進城鄉資源平等交換,推動水電路器防汛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向農村傾斜,不斷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
第四,推進農村公共服務改善。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積極完善鄉村教育和鄉村醫療的體系建設,加強農村服務站點的建設,同時也積極推動調動各類農民的經濟組織,參與農村的公共服務。
第五,推動農村人才建設。沒有人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加大三農干部的培養力度,全面建立職業農民的制度。加快培育新型的農業經濟主體,發展農業的適度經營支持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興業,包括城里的人才,鼓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在廣闊天地大顯身手。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彭劍波:城市更新需跳好“雙人舞”
中國的城市更新規模大、需求廣,單純依靠政府投資遠遠不夠【詳細】
我國已建設口袋公園超4.8萬個
記者近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截至去年底,我國已建設口袋公園超4.8萬個,綠道超12.8萬公里。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施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輪換開放草坪1.8萬余公頃,在公園中增加健身設施18萬余件【詳細】
北京:公園藝術季推出千場文藝活動
來自全市的知名畫家、表演藝術家、公園文藝演出人員齊聚天壇公園神樂署,為觀眾帶來精彩的藝術表演。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5北京公園藝術季從今天起至8月31日在全市各大公園上演,上千場次活動將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藝術享受【詳細】
銀川:讓每座公園都有自己的“玩法”
中山公園,隱藏著一個吸引親子參觀的治愈系動物園,還坐擁文昌閣等古跡,文化底蘊深厚,盡顯歷史滄桑;海寶公園,從水上兒童樂園到激情賽車、叢林探險,再到露營、咖啡、罐罐茶一應俱全,一家老小玩上一天也不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