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建筑設計的基因-談建筑師的職業素養
進入21世紀,龐大的市場給中國建筑設計領域帶來的不僅是機遇,更有諸多問題。例如,來自政府的、民間的、媒體的、專家的、企業的、個人的等等社會各方面的評論、指點眾多而雜亂,極大地影響著中國建筑師的職業思維;不斷擴充的從業者隊伍良莠不齊;眾多國外建筑師為著豐厚的利潤和巨大的聲名來到中國,這其中魚龍混雜;不少建筑師忙于生產,無暇研究學術、提高技術、創作精品,更很少有機會靜下心來思考中國建筑設計何去何從等等。我們不禁自問:誰在影響建筑設計的基因?
建筑師職業素養之職業道德
1998年,國際建筑師協會職業實踐委員會通過了“關于道德標準的推薦導則”,作為各會員的精神和行為約束。導則的具體內容是:職業建筑師是為改善建筑環境、社會福利及文化,具有專門和獨特技能并恪守職業精神、品質和能力的群體。對本職業的延續和發展、對公眾造福負有責任,對業主、用戶和形成建造環境的建筑業負有責任,對建筑藝術和科學負有責任。在這個概述下,還具體到了公眾、業主、職業、同業以下四個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第一,建筑師對公眾的義務:遵守法律并全面地考慮到職業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第二,建筑師對業主的義務:忠誠地、自覺地執業,合理地考慮技術和標準,做出無成見和無偏見的判斷;學術性和職業性的判斷優先于其他任何動機。第三,建筑師對職業的義務:維護職業的尊嚴和品質,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第四,建筑師對同業(行)的義務:尊重同業,承認同業的職業期望、貢獻和工作成果。
可以說,國際建筑師協會職業實踐委員會提出的這個建筑師職業的“推薦導則”是非常全面的。建筑師的職業責任是重大的,從小的方面說關系到使用者舒適程度、大的方面說關系到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更大范圍甚至可能關系到人類生存環境、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建筑師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要勇于擔負起社會、國家的責任。
建筑師職業素養之職業行為
建筑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職業行為呢?第一,建筑師職業與國家、社會的關系相對密切,是相對重要的一種社會職業。因為其職業的重要性,因此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守法、自律、富有責任感等。
第二,建筑師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技術服務及技術保障的職業,因此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服務、誠實、富有責任感等。
第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隨著職業活動中競爭機制的引入,不同職業之間、同一行業之間、甚至同一單位內的競爭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合作共贏才是大的趨勢。因此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合作、公平、互相尊重等。
第四,由于外在因素的制約,每個人都很難找到自己的理想職業,更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職業,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個人愿望和從事職業之間的矛盾沖突,但既然從事了建筑師這個職業,那么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敬業、學習、奉獻等。
建筑師職業素養之職業技能
“職業能力”對于建筑師這個職業來說,應該比技術更重要,這也就是建筑師這個職業社會重要性的價值所在。建筑師應該具備9大職業能力。
第一,敏銳的預判、決斷能力。預判決斷能力是職業長期訓練積累得到的,而且這個能力還與個人的社會閱歷、工程經驗等等有關。
第二,宏觀的控制、貫徹能力。宏觀的控制和貫徹能力主要是從時間這個維度來講的。建筑建成后使用會在一段相當長久的時間中進行,將會影響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設計要有充分的宏觀視角來考慮時間維度帶來的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問題,建筑師的宏觀把握能力是設計的基礎。
第三,全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建筑設計是一項涉及到社會各方面關系的工作,代表國家政府意愿的規劃部門、土地部門的意見,代表使用方的意見,代表專家的意見,代表大眾的意見等等常常在這里匯集和體現。因此,需要建筑師有能力有條不紊地去組織和協調。
第四,不竭的創新、創造能力。設計是走在建造之前的工作,前瞻性是其必要條件之一。而前瞻性的實現是創新與創造的結果。筆者認為,建筑師應具有的創新、創造精神,不但可以引領建筑學科的前沿,更可以跨越固有人文學科領域的界線。也就是,可以同時是雅俗共賞的、大眾化的、流行文化商品,但也可能是具有高度象征意義、抽象的、精致藝術的產物。
第五,持續的學習、改進能力。為了保持不竭的創新與創造力,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通曉新的設計手段、知道新的建筑材料、了解新的施工技術、清楚新的規范、感知新的藝術思潮……所有新鮮的事物都應該去學習了解,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身職業的需要。
第六,優秀的表達、溝通能力。正如在全面的組織、協調能力中提到的,建筑設計這個職業工作是為社會、為人服務的,因此就必不可少地需要與社會、他人進行交流,這一點現在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此外,文字說明,包括圖紙說明、往來交流文字等也相當重要,要求建筑師做到文字要點清晰、語義準確。
第七,嚴謹的排列、組合能力。這個能力主要是指在設計中對平面功能、布局、流線的控制能力。很多建筑師造型能力很強,但到了平面的組織上就不行了,功能混亂、流線交叉,這個能力應該是建筑師最基本的看家本領。
第八,強大的感受、識別能力。設計就是在建筑實現之前的一種虛擬構建。因此,建筑師應該對設計的建筑有足夠的感受和認知,才能保證實際建成后的效果與當初設計的吻合。現在雖然發明了幾種功能強大的三維軟件可以幫助建筑師去感受空間,但軟件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九,健全的審美、造型能力。審美素養是成為一個優秀建筑師的必要前提。建筑的外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使用者的審美和情緒。建筑的美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文化建筑的美表現在溫文爾雅,商業建筑的美表現在生機勃勃,建筑的審美取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城市和國家的特征,也是當地社會人文的重要組成。建筑師的審美觀應當遵照健康、主流的原則,因此建筑師要在藝術修養上多學習、多下功夫。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全球頂尖建筑師如何為了拍照而設計
Instagram的文化正在改變世界各地的建筑景觀,各地的建筑行業會因此降低自身的品質以滿足人們對拍照效果的追求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