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m.gops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園林規劃設計繁榮與隱憂的背后
中外園林的規劃設計有著怎樣的差別?在市場操控下的中國城市園林規劃設計要不要保留自然景觀?風景園林如何與城市和諧發展?4月23日,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學會理事長周干峙主持、以和諧社會與風景園林為主題的2005中外風景園林專家學術報告會上,居列斯·法布士、孟兆禎、謝凝等6位中外知名業內專家齊聚一堂,我們有幸聆聽大師聲音,感悟設計理念。 國際園林設計走上新型之路 居列斯·法布士在中國的首次演講中說:環境敏感地,特別是沿河流和海岸的這些脆弱風景應該得到恰當的管理,作為公共或半公共空間,或至少應得到法律的保護,防止利用不當。 法布士教授提出風景園林規劃五大原則:避免在具有重要資源價值的區域進行開發建設;避免在自然災害和引發災害的區域進行開發建設;鼓勵在最適宜的區域進行開發建設;開發建設不可超過區域環境的生態承載力;環境敏感地,特別是沿河流、海岸線和山脊線應成為綠脈或綠色空間網絡。 作為美國綠脈論壇主任的法布士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注重綠脈規劃的研究。他提出的綠脈綠色空間規劃和設計也把20世紀風景園林師的公園規劃擴展到進入開敞空間規劃,并通過現存的自然系統,把公園和開敞空間連接起來,創造綠脈網絡。綠脈規劃主要關注兩個方面,其一是濱河線周圍的敏感區域;其二是廢棄的鐵路線,它連接著大多數人的居住空間。 同時,他還提出了三方面隱憂引發了對將來土地利用規劃的思考。 首先,重要資源的開支阻止了發展。由于不當的景觀規劃導致資源的流失,使其被別的發展所掩蓋。在保護資源過程中,辨認出資源的可利用性和使用這些信息可以避免當地資源的不足。這并不是說都市區是完全自足的,而是應當意識到如果首先保護本地資源的借給,那樣就能減輕資源引進都市的那筆開支。 其次,自然和人為災害阻礙了發展。洪水等自然災害和噪音與空氣污染等人為災害帶來的損失不僅給人力和財力造成直接的影響,而且影響遍及整個社會。實際這些災害應當可以避免。 最后,最合適的區域應當被鼓勵發展。有時城市發展被選定在不適宜的地帶,如陡峭的斜坡或者是不適合的土壤條件,如果在發展之前決策階段就考慮到這些問題,那么花在這種發展上的資金就會減少。當資金加大投入到一個不適宜建設的地區時,這種投資的成本也涉及到了能源的消耗。雖然土地從各方面表現出的發展潛力未必可靠,但顯而易見如果提前對景觀進行發展適宜性的評估,那么不必要的投資將會縮減到最小。 國內園林設計步入青春期 孟兆禎教授認為:人類社會生產必須與環境建設相協調。人與天違,天人俱傷;人與天調,天人共榮。要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園林文化,創造具有中國特色、地方風格和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的新園林。與國際園林發展進度相比,我國園林規劃設計還只是剛剛步入青春期。 孟教授說: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所創造的園林藝術,以獨特、優秀的民族風格自立于世界民族園林之林。西亞古埃及產生的幾何學給予西歐園林以深遠的影響。強調人戰勝自然的力量、以建筑為中心和采用幾何形整型式布局、以林園包花園、有將植物修剪成幾何形體,視卷草圖案為'無窮小'到無窮大。在哲理上認為'一切美都是符合數學規律的'。中國則不同,從上古與洪水斗爭的實踐中疏浚河流、清淤筑山、崇尚自然,一霎時于是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文化總綱的理念,從而給予中國文化以深遠的影響。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是孟教授提出的中國風景園林設計新理念。他強調:風景園林建設不屬'急功近利'而是慢功遠利,甚至有賴于世代接力。在傳統建筑中追求創新,設計上要精益求精,但也要適可而止地穩定下來。世無絕對之完美,只能做到盡可能地完善。有點敗筆有是無可非議的。在大體不動的情況下可以衍生余韻。 風景園林召喚分區規劃 目前我國風景園林破壞嚴重,在市場經濟開放的時代,各種商業運作充斥傳統文化,如何規避人為帶來的隱患,保護好風景園林建設?謝凝高提出了保護原作,分區利用的方針。他說:我們要根據保護世界遺產標準--真實性和完整性,來探討保護保存風景區的標準--原作。原生自然景觀是保存風景區的基礎,保存有價值的古建筑、道路、橋梁、摩崖石刻、歷史紀念地,古村落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從建設理念到規劃、設計、施工、建設過程,以及人工設施的體量、高度、材料等都體現了自然與文化的融合,保護好傳統自然文化遺產--天人杰作。 為了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必須以保護為前提,有限度地合理利用。為此,應根據風景遺產資源價值的空間分布及其相應各種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動的需求,進行功能分區。 首先是風景區內外的分工,即區內以精神文化與科教功能為主,區外,作為旅游服務基地,以第三產業為主,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其次,風景區還要分區,一般可分為5區:生態保育區,生態科學價值高,不對游人開放,保護原生態,可進行科學研究活動;特殊景觀區,自然美學價值高,開放游覽,不建機械交通與過夜設施,修建生態步游道等;史跡保存區,開放展示,維護原作,不能改造;服務區,可通公路,建設安全、衛生、簡樸的食宿及文化活動等設施;一般控制區,除上述四區外,原有村落和田園等,控制在與風景與協調的原則下,控制村落建筑的高度、體量、色彩及形式等。 此外,還要規劃風景區外圍保護地帶,防止破壞性項目開發。目前,我國風景區的開發度已遠遠高于國外的國家公園。因此,宜減不宜增,尤其是核心區的人工建筑、構筑物、能能減,不能增。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