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劃-規劃設計頻道 → 理論探索—規劃設計頻道 | www.m.gops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沿海地區規劃設計如何選用植物
十年來,通過親自在江蘇南通、南京及上海崇明島對野生新優林木花卉引種馴化和經驗總結,筆者提出對沿海地區規劃設計植物應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確立喬木主體品種應以鄉土樹種為主。例如樸樹、三角楓、烏桕、黃連木、柿樹、桂花、棕相、羅漢松、樟葉槭、雪松、龍柏等,外來一些優秀樹種可以搭配,如墨西哥落羽杉,美國黑核桃比較適合我國東部沿海地區。 二、妥善安排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比例。常綠樹種一年四季綠樹成蔭,尤以冬季仍顯春意盎然,但多了顯得呆板沉悶。再者遇到暴風雪的年份,常綠樹種拆枝率很高,反之落葉樹種則平安無事。2008年元月下旬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遇到50年不遇的大雪災則是明顯的例證。落葉樹種不應該過多發展針葉樹林,而應同時發展樹態多變的彩葉觀果的闊葉樹種,例如柿樹、石榴、槭樹、海棠、樸樹、銀杏、金鐘連翹、水楊梅等。 三、注意耐濕、耐旱樹種選擇和搭配。筆者經多年觀察大量調研發現,凡屬喬灌木耐濕樹種均表現耐旱,而耐旱樹種均不耐濕。因此,應大力發展耐濕樹種,耐旱樹種則一定要安置有灌溉澆水條件的高地。耐濕樹種有榿木、楓楊、楝樹、落羽杉、水松、重陽木、烏桕、旱柳、白臘、榔榆、懸鈴木、雪柳、三角楓、樟葉槭、楓香、水楊梅、木芙蓉、油柿、紫薇、美國薄殼山核桃、檉柳等。耐旱樹種如黃山欒樹、美國黑核桃等。 四、選擇抗風防護樹種。抗風強的樹種一般為深根性植物。杉木樹種如水杉、池杉、落羽杉、中山杉,常綠的墨西哥落羽杉、柳杉;闊葉樹種如三角楓、元寶槭、香花槐、烏桕、重陽木、雪柳、美國黑核桃、巨紫荊、黃連木、樟葉槭等。在灌木中有能抗12級以上臺風要數檉柳品種,其枝條柔韌,根系發達,夏秋季紅絮爛漫,婆娑曼舞,冬季紅干、龍態盤展應成為海島風光亮麗的風景線。 五、選擇發展病蟲害少的植物。近年來崇明島天牛等病蟲害肆虐橫行,美國復葉槭、加拿大糖槭一類樹種嚴重蛀干幾乎毀于一旦。從目前觀察比較抗天牛等病蟲害的有樸樹、黃連木、瓊花、三角楓、禿斑杜英、弗氏石楠、石楠、柳杉、墨西哥落羽杉、榿木、銀木、香葉樹、大葉冬青、水楊梅、七葉樹、美國黑核桃、火棘等。 六、努力發展以混交林為主的防護林帶。目前我國東部像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的沿海(江)防護林上樹種比較單一,針葉林多、闊葉林少。2005年5號臺風“海棠”過境,浙江蒼南沿海一帶的松闊混交林,未發生塌方和泥石流,而境內單一馬尾松林,多處塌方。大力營造多樹種、多品種、多層次、多類型的闊葉樹和針葉樹的混交林,可以增強對災害性天氣的抵御能力,營造迷人森林層次景觀,并可系統地開發森林系列產品。 七、確立以喬木為主的群落樹種。確立喬木為主的骨干樹種能顯著改變一個地區綠化生態面貌。喬木中常綠與落葉比例基本可按各半的比例為宜。樹木的規格要充分尊重其生長發育規律,要強調樹木的青齡和壯齡化,不要老齡化。喬木胸徑在6厘米至10厘米、灌木地徑在3厘米至5厘米就符合標準。期間不排除安排少量比例胸徑在10厘米至20厘米的喬木作為點綴,特別是一些傳統名花樹種。在群落樹種中喬木要占到50%比例,喬木下層的灌木與地被可占在50%比例。 八、可大力發展的樹種花卉。喬木中常綠的有樟葉槭、墨西哥落羽杉、柳杉、羅漢松、桔樹、棕櫚、龍柏、桂花等。落葉的有樸樹、三角楓、榿木、香花槐、烏桕、黃山欒樹、雪柳、苦楝、拐棗、美國黑核桃等。灌木中常綠的有胡禿子、郁香忍冬、夾竹桃、火棘、石楠、鳳尾竹等。落葉的為海濱木槿、金鐘連翹、水楊梅、金葉接骨木、檉柳、木芙蓉、噴雪花、大花秋葵等。地被中常綠的有花葉蔓長春花、美國五彩石竹、荊介、常春藤等。落葉有金山繡線菊、金焰繡線菊、亞菊、紫露草、天人菊、黑心菊、松果菊、分藥花、金娃娃、美人蕉、二月蘭、虞美人等。藤本有藤本月季、法國美國凌霄等。 作者簡介:虞德源,植物學家,農業部任命的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多年致力于花木種質資源及名特優新的樹種研發。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