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m.gopse.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護古樹 武漢3年花掉300萬
全市共有795棵古樹,棵棵都有“身份證”和責任人 記者昨日從武漢市園林局了解到,其實我市一直在為古樹保護投入資金,從2005年至今,3年來已投入300萬元。 所謂“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據市園林局園林科研所樹木生態中心主任丁昭全介紹,目前我市已發現的古樹有795株。其中中心城區126株,遠城區669株。 據悉,武漢市于2003年頒布了《武漢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資源保護條例》,規定“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樹,或者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名木,實行一級保護。樹齡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古樹名木,實行二級保護。”目前,我市列入一級保護的古樹有118株,二級保護677株。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部門專門為這些古樹名木制作了“身份證”:不僅有統一的編號,還有學名、科名,栽種的地點和樹齡等信息。每一株受保護的古樹名木都指定了養護負責人,并對之展開圍護、填充、修補、支撐、設立護坡和擋土墻、病蟲害防治、松土施肥等一系列保護措施。下一步還將采用生物復壯等方法,讓這些樹“延年益壽”。 丁昭全介紹,2005年以來,我市開始財政撥款保護古樹。據市園林局統計,3年多來,我市在保護古樹方面已投入300多萬元。這些錢主要用于古樹的圍欄、支撐、土地改良等方面。而像長江隧道施工方那樣,多花40萬為古樹讓道的例子,還屬首次。 武漢古樹稀少 與戰爭水患有關 和全國其他城市比,武漢的古樹很是稀少。 武漢中心城區內的古樹有126株,其中300年以上的古樹僅有13株,這和武漢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極不相稱。要知道,北京城區內的古樹,就達到了2萬多株! 丁昭全分析武漢城區古樹名木稀少,主要有4點原因。 一是水患影響。長期以來,武漢市一直受到洪水危害。如1931年的大洪水,使漢口中山公園被淹沒,園中樹木損毀殆盡。洪水不僅直接毀壞樹木,洪水之后重建家園更使樹木大量被砍伐。 二是戰爭影響。由于武漢九省通衢的地理優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要地。近代以來飽受戰爭創傷,古樹名木難以生存。 三是歷史較長的私園保存極少。明清以來至建國前,武漢地區私園(包括宅園、官署花園、會館花園和寺廟花園)約50座左右。如今,除“種因別墅”(曹家花園)基本保存外,其余多毀于兵燹水災或火災,私園的毀滅導致大量古樹名木損毀。 四是人們對古樹名木的認識和保護不夠。 【文明小貼士】 古樹也在文明城市測評之列 古樹,也屬于文化遺產的范疇,而根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的規定:文化遺產,必須保護管理制度完善,有效落實文物工作“五納入”規定;要有專門的人員配備和經費投入;文化遺產要定期維護,保存完好率≥95%。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