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回憶在龍潭公園創辦廟會
日期:2009-01-23 來源:千龍網 作者:張加貴 我要評論()
如今過春節,如果不去龍潭廟會逛逛,不少市民就跟沒過節似的。其實,龍潭公園里沒有廟,過去是不可能辦廟會的,龍潭廟會是改革開放以后政府為市民辦的一件好事。 廟會、花會在十年浩劫中,被列入封建糟粕之列,廟會被封了,演花會的道具被付之一炬,一些幾百年形成的絕活兒眼看著就要斷了檔。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落實,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能不能撥亂反正,把傳統的民間花會恢復起來?崇文區文化局順應民意,頂著壓力,尋找崇文區境內民間花會的領頭人。在崇文區政府的支持下,1983年初春的一天,崇文區文化局在北京燕京評劇團院內,聚集了六檔花會的會頭:“萬里云程”踏車老會會頭隋少甫,“協利同樂”中幡圣會會頭閻得利,“幼童學善”秧歌圣會會頭常春喜,“五虎騰牌”少林會會頭劉德仁,“掌禮司萬壽無疆”太獅老會會頭董振平,“同聚公樂”云車老會會頭揚環,決定從崇文區幸福巷三轉橋胡同,經南崗子胡同到文昌宮胡同,進行一次“走會”。 這是改革開放以后京城第一次“走會”表演,造成轟動效應,大大出乎主辦方的意料。走會那一天,整條胡同被北京城各處慕名而來的群眾百姓圍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萬人空巷,人們擠得實在沒地兒了就爬上房頂甚至電線桿,叫好聲、喝彩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經崇文區委同意,區文化局、園林局決定在1984年正月初一組織這六檔花會在龍潭公園進行表演,并定名為“1984年春節民間花會聯歡表演”,就是第一屆龍潭廟會,也是北京改革開放后第一家恢復舉辦的廟會。雖然事先沒作廣泛宣傳,但沒料到影響卻如此之大。大年初一那天,鑼鼓剛剛敲響,演員們剛從街面一過,幾千名群眾便蜂擁而至。觀眾們隨著演員的表演忽喜忽樂,忽驚忽嘆,完全和演員們一起投入到表演當中。這些民間花會有的已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對文化生活需要也更為豐富多樣,因此大家對這些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是很歡迎的。 1985年夏天,崇文區文化局在龍潭公園中心島組織成立了京城第一家民間花會聯誼會,目的是團結各方花會愛好者,挖掘和整理民間花會藝術,當天的成立大會有近二十檔花會參加,并進行慶典演出。1986年春節龍潭廟會上進行了花會表演,1987年正式舉辦“龍潭杯”民間花會大賽,此后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百姓的認可與喜愛。 從1986年到2008年,我共參加了24屆龍潭廟會,算是一個老廟會人了。前面所說的六檔花會會頭均已作古,他們對龍潭廟會的貢獻,真讓我們這些活著的人追念。作為一個老廟會人,真心希望龍潭廟會越辦越好,把龍潭廟會辦成當今廟會中獨具特色的一大品牌。(北京崇文區民間花會聯誼會會長 張加貴)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