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城鄉規劃“導演”巨變
日期:2008-12-15 來源:視界網 作者:王梅 我要評論()
規劃,是城市發展的先導。改革開放30年來,重慶的規劃編制體系從無到有,在規劃的引導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質顯著提升。 30年前的“重慶城”有多大?舉個例子就能說明:如今房價最高、聚集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的渝北區,30年前叫做“江北縣”,居民到市區走一遭,叫“進城”。改革開放30年間,重慶先后于1983年、1998年和2007年,完成了三輪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主城區先后跨越兩江、突破兩山,建成區面積由1978年的70平方公里,擴展到目前的430平方公里。 改革開放30年來,重慶的城市規劃堅持“多中心,組團式”的主城發展格局,舊城更新與新區拓展相結合,城市功能逐步得到完善。眼前的這片工地,是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的國泰廣場,總投資3億多元,由國泰藝術中心和中央綠地公園組成。 據介紹,從2005年開始,我市陸續啟動了44個重要地區城市設計和控規項目,涉及34個區縣,規劃總面積98.65平方公里。回首三十年,重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的通行能力也在不斷得到提升,在此過程中,規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前,規劃工作主要以平面分析為主,沒有現代技術手段。 30年來,以GPS等為核心的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在規劃編制中得到推廣應用。 如今,重慶這座“山城”和“江城”,已發展成為“每三個月就要更換一次地圖的城市”。2007年,我市新一輪城鄉總體規劃經國務院審批通過,新總規把強化中心城市的職能,促進三峽庫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重點,立足城鄉統籌發展,注重生態、人文環境保護和資源的集約利用,是指導重慶城鄉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按照新總規的創意和設計,到2020年,必將催生出一座山川秀美、布局合理、城鄉繁榮、氣勢恢宏的新重慶。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