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廣州:老城區市民享受森林城市新時代
日期:2008-11-18 來源:城市規劃網 作者: 我要評論()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人口密度相當高,但細心的市民會發現,如此寸土寸金之地,卻有中山紀念堂、人民公園、越秀公園等多家公園,構成千年古城的綠色中軸線。記者了解到,針對老城區人口密集、公共綠化較少的環境狀況,越秀區通過舊城改造、見縫插綠、天橋綠化以及天臺綠化等方式,讓市民生活在綠色的林陰之中,造就了一個“高端、高雅、精品、特色”的中心城區。 越秀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因曾是明清時期南?h衙所在地而得名,社區建筑多數始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筑風格融嶺南民居特色和西洋建筑風格為一體,主要為華僑筒屋群。社區管轄面積僅0.07平方公里,住有4300多人,是一個典型的地少人多社區。記者探訪其中,卻感受到處處綠意盎然。一走進社區,《三家巷》經典故事鑄銅浮雕迎面而來,《大公報》報童栩栩如生,8處精致社區文化景點讓人贊不絕口。小葉榕、大葉榕、紫荊、麻楝、盆架子、蘇鐵——各種各樣的樹木錯落有致,上面還掛著周邊群眾認種認養的小牌子。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他們社區共有公共綠地3350平方米。此外,住戶還利用屋頂種植各類花木約1600平方米,社區可綠化面積綠化率近100%,居民處于綠色的全方位包圍之中。 據了解,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是越秀區“讓城市擁抱森林,讓森林走進城市”的一個縮影。該區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預留32%的空間綠化。從2001年起,政府年年加大綠化投入,并克服了拆遷糾紛多、投入大、建綠地成本高等難題,把舊城改造與危破房改造、小區整治和“青山綠地”工程相結合,通過“拆違復綠”、“拆危建綠”、“拆墻透綠”等形式,新建了魯迅紀念公園、東山公園、明月路綠化廣場、新河浦綠化帶、40中側綠地、淘金路、東源大街和光孝寺前廣場、五仙觀前廣場、三友里、興隆東、海珠廣場西廣場、億麗、小東營、敦善里、三府前、倉邊路等一批廣場、綠地,新增綠地8萬多平方米。 如今的越秀區,不僅社區、道路綠起來了,就連天臺也綠了起來。俯瞰廣州大廈東、北、西面40多棟樓房頂,多種盆花、搭建的花架,鋪植綠景天、佛甲草,讓昔日光禿禿的天臺一躍變身為花團錦簇的“空中花園”。近年來,越秀區見縫插綠開展垂直綠化,建設天臺及天橋綠化,重點進行了廣州大廈、越秀區府機關大樓、新河浦小區和廣東電訊大廈周邊的“天臺綠化”建設。該區綠委辦還發動轄區內機團單位辦公大樓、開發商開發的住宅小區、住宅樓建設“天臺花園”。如今,全區天臺綠化面積達到了230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了綠視率和綠化覆蓋率。 如今的越秀區,綠化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達到了公園綠化、社區綠化、路網綠化、天臺綠化等“四綠”的效果。越秀區綠化部門告訴記者,在今后的綠化工作中,他們將繼續堅持平面綠化與垂直綠化相結合,大面積植綠與見縫插綠相結合,拆舊建綠與拆違復綠相結合,建設大型綠化廣場與建設住宅區小型綠地、天臺綠化相結合,開辟公共綠地與增加單位綠地相結合,讓每個市民擁抱綠色,擁抱森林。 荔灣區 “一河兩岸”播綠造就水秀花香 川流不息的珠江水,廣州中心城區獨一無二的“一河兩岸”水系資源,聞名遐邇的西關文化……如此美麗的地方,就是廣州的荔灣區。另一方面,在荔灣區轄內既有農村,又有舊城改造,國土綠化、生態建設任務繁重。2003年以前,這里的西焦煤場還是全市最后一個露天煤場,下雨天污水橫流,刮風天塵土漫天,曾讓周圍居民痛苦不已。隨著2003年起廣州實施“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西焦煤場成了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的社區公園。公園內建設的尹積昌雕塑園,錯落有致地坐落著“五羊石像”、“解放廣州紀念像”等30多件雕塑,讓人仿佛走進“迷你”廣州。西焦公園也成為附近居民休閑的好去處。 在荔灣居民的眼中,西焦公園的華麗轉身可謂該區近年來城市面貌改變的縮影。截至2007年底,建成區綠地率突破19%,綠化覆蓋率超過22.7%,人均公共綠地達5.64平方米。從2006年~2008年,全區共實施“青山綠地”新建項目91個,建設規模78.4萬平方米;改造項目55個,建設規模14.66萬平方米;前期項目1個,投資計劃50萬元。近年來,荔灣區先后建成了西焦公園、增埗公園、大沙河公園(花博園)、大坦沙河沙綠化廣場、黃地崗小游園、四九畝小游園、大坦沙環島綠化帶、珠江(荔灣段)江邊休閑帶、花地河、大沙河景觀綠化帶、長堤景觀綠化帶等一批公園、小游園、廣場及沿江、沿涌、沿路綠地和中心綠地,成為市民休閑的首選之地。市民雖然身居鬧市,也能領略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古樹參天等自然園林景致,享受休閑娛樂之趣。 為充分發揮“一河兩岸”資源優勢,荔灣以實施“中調”、“西聯”戰略為契機,打造沿江、沿涌綠化景觀帶。今年上半年,荔灣區花地河沿岸綠化工程(二期)竣工,順利完成整個花地河綜合改造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大坦沙環島綠化帶工程一、二期建設相繼完成。目前正在實施的三期工程完成后,將與2006年建成的一中江濱綠地連為一體,形成整體的休閑景觀綠地。屆時,整個大坦沙島環島景觀岸線將一氣呵成,綿延8公里,成為荔灣新的風景線。 而在南片的芳村地區,荔灣區正積極實施青山綠地工程。今年將完成29.27公頃面積的河岸生態景觀林帶和林中村綠化。在北片老城區,該區將重點推進荔灣湖公園擴建工程,擴建范圍為泮塘五約地塊,面積3.67萬平方米。與此同時,荔灣區還將對區屬各公園的環境進行整治和升級改造工作,健全園區基礎配套設施,提高綠化檔次,美化園容園貌。一河兩岸、水秀花香的新荔灣正向市民走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