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姜春云: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日期:2008-11-05 來源:《求是》2008-21 作者:姜春云 我要評論()
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注重解決好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思想觀念問題。思想是行動先導,“觀念決定成敗”。盡管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可喜的進展,但是相當多的人,包括某些領導者和公職人員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工業文明時代。“重經濟輕環境、重速度輕效益、重局部輕整體、重當前輕長遠、重利益輕民生”等非理性的發展觀、政績觀、價值觀,在一些地方和單位仍然占主導地位,還在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GDP的高速增長。顯然,若不破除種種陳舊的傳統思想觀念,代之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見諸于行動,那么,生態文明建設就很難邁出大的步伐。看來有必要在各級干部和人民群眾中,結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系實際,就如何轉變思想觀念的問題進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是繼續因循傳統工業文明的舊觀念、老路子,還是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生態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導發展?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破解了,認識飛躍了,生態文明建設才能真正變成各級各行各業和全民族的自覺行動,大步跨入生態文明新時代。 經濟發展方式問題。黨的十七大強調指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當說,我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沿用了傳統工業文明的方式,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二十幾年間,西方工業化初期出現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以及種種社會、民生問題便集中顯現出來。實踐證明,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關鍵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我國現實情況出發,當前最緊要的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做到強化第一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適當調控第二產業(重化工),改變“二產比重高、三產比例低、一產發展滯后”的不協調現狀;實現由主要靠物質(資金、資源、環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識、智力開發和技術進步加快發展的轉變;調整優化經濟區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態功能區確立發展方向、重點;堅持經濟、社會、環境、資源、民生統籌兼顧,全面協調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建設生態文明,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應當作為重中之重,下大力氣抓好。 償還生態欠債問題。長期以來,環境保護投入不足,欠債過多,留下了巨額生態赤字。中國生態赤字知多少?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06年地球生態報告》稱:2006年中國人均生態足跡量(自然資源消耗量)為1.6地球公頃,生態赤字為0.8地球公頃,比世界平均指數高近一倍。專家測算顯示:僅“十五”期間我國生態赤字就達到5萬億元之多。生態赤字帶來的后果,就是環境惡化、災害加重、發展不可持續。要根本扭轉環境惡化趨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建設生態文明,就必須償還生態欠債,做到“多還舊債,不欠新債”。嚴峻的環境情勢、巨額生態赤字,對國人而言既是嚴肅的警示,發聵的震撼,又是無情的挑戰。償還生態欠債,是全國上下、社會各界和全體公民共同的責任。雖然政府、企業、社會、個人所承擔的責任、義務大小各有不同,但是為償還生態欠債做出貢獻,則責無旁貸。 改革、完善政績考評標準。實行以GDP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考核標準和辦法,對促進經濟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這種不顧及資源、環境成本的政績考評標準和制度,也助長了種種非理性的發展理念和行為。如“以GDP論英雄”,盲目追求、互相攀比經濟增長速度,“拼資源、拼環境,追求高速發展”。這同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解決發展理念和指導思想問題,關鍵在于改革、完善經濟核算和政績評價制度體系。近些年來,國家有關部門設計、試行的“綠色GDP”為主要內容的新的核算評價體系,把資源、環境、民生等納入了核算考核內容,有效彌補了原有單純以GDP作為考評主要標準的缺陷。目前全國已有若干省(區、市)試行,效果非常好,使各級干部由原來主要關心經濟增長速度變為全面關心經濟、資源、環境、社會、民生的協調持續發展。若將這項改革在全國推開,普遍實行,那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破解改革與發展中的難題,就有了強有力的保障。 加強領導問題。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也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牽動改革、發展全局。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開,卓見成效,必須加強黨和政府的領導。應當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由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抓,定期檢查,總結經驗,具體指導。這是有決定意義的環節,也是有待突破的環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不少人中間有認識誤區,認為生態文明只是一項具體任務,還沒有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時代的高度,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次偉大的革命性轉折來看待。這說明,很有必要加強對生態文明這一重大課題的研究。應當站在時代的高度,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搞清楚生態文明的內涵、本質、特征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現實和深遠意義,并結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失時機地推行、實施好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生態文明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