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動態 ![]() |
|
杭州:閑庭慢騎 綠陰行舟 之江將成“生態大公園”
日期:2008-04-07 來源:住在杭州網 作者: 我要評論()
2008年4月06日下午,杭州市召開的“品質之江論壇”給大家勾畫了未來之江這樣的遠景規劃:生態一流、風景優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生活富裕的旅游度假之地、生態式示范建設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之江度假區以“一心三軸,五片三區”的空間規劃結構,梳理和實施綠化帶建設、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實現之江地區山清水秀、綠化成林成片、河道清潔暢通、整體環境整潔優美的目標,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態示范區。 之江地區的基色是“水墨淡彩” 去過北京,你一定不會忘記那黃瓦紅墻瀝金彩繪的紫禁城;到過上海,你也不會忘記那紅磚灰石砌成的石庫門群;游過青島,你更不會忘記那里極富特色的赤瓦洋房……由此可見,風格迥異的色彩,一旦與城市的歷史、氣候、植被、建筑、環境文化融合,它便成了展示這個城市個性形象、體現這個城市文明發展程度最為鮮明的符號。 那么,什么樣的色彩才是最契合于杭州,契合于杭州正傾力打造的新之江的呢?在昨日開幕的之江論壇上,一份由中國美術學院色彩研究所歷時半年完成的《杭州上泗地區城市景觀》向大家作了展示。 之江地處丘陵地帶,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了山、城、水階梯狀分布的地貌特征!逗贾萆香舻貐^城市景觀·建筑色彩調研與規劃研究報告》,以當地的規劃文件和自然景觀特征作為依據,從天空、山體、植被、水系中取色,最終提出了之江應繼承杭州特有的“水墨淡彩”的色彩概念。在這一色彩概念的細化演繹中,設計者們根據轉塘、之江、龍塢、浮山、雙浦五個片區的功能定位和景觀特質,又初步擬定了一個由“水墨軸線”引領淡、中、強三個級別色彩區域的色彩結構。 其中,創意產業園區所在的轉塘片區和浮山片區構成水墨軸線;而定位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之江片區是明亮、多彩的“強彩”區域;旨在打造花園般宜居環境的龍塢片,其色彩是溫潤、細膩的“中彩”區域;與自然景觀環境契合的雙浦片區被定位為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的“淡彩”區域。 綠陰行舟 之江水網自成一體 這次參與規劃的之江地區范圍,北與龍塢風景區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相鄰,東南以錢塘江和袁浦路為界,西與靈山風景區、富陽市交界,建筑用地41平方公里。包括轉塘街道、之江國家度假區和浮山單元三個片區。 現在的濱江區盡管一直沿著錢塘江發展,但給人的感覺是“親水性”不強,區內水資源豐富,但并未被旅游開發利用起來,而是多用作灌溉用水。接下來,規劃部門將對區域內水網進行一次重新梳理,形成環繞各個景點的水上交通,重現江南水鄉柳動鶯啼、一葉扁舟游遍城郭的景象。今后,從之江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不開車,不走路,跳上小船劃兩下就到了。 閑庭慢騎 開辟沿江環景慢行系統 為了保護之江地區的生態環境,規劃部門對改建和新建的道路采取“柔化”處理,減少機動車對度假用地可能帶來的不利干擾。在區域交通挑大梁的,還得靠“慢行系統”。 和市區開辟慢行系統主要承擔的是交通功能不同,之江地區的慢行系統主要的功能是旅游健身。 在之江地區兩百米寬的沿江景觀帶以及各景點之間,自行車道將穿插其中,讓這個區域的整體氛圍都同時慢下來。在現有江堤的基礎上,部分道路還將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將現有的機動車交通改為步行和非機動車交通,凸顯沿江景觀特色。 寬度200米 打造壯觀沿江景觀帶 “浪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毖亟坝^帶作為之江邊上的景觀,如同玉腰帶系于江上。 之江地區的沿江景觀帶從水廠開始,一直到袁浦,整個寬度達到200米。將以“錢江文化”為特點,重點表現錢塘江的岸、沙、水。 考慮到錢塘江的潮汐特點,設計者會在沿江堤岸上以科技手段和模擬手段,做足潮文化題材,塑造親水、觀水、聽水、游水的景觀帶。共分為三大主題:科技弄潮(以現代科技手段模擬的錢江游樂主體)、錢塘窗口(以雕塑步行游帶表現的錢江城市主體)、錢塘史話(以公共園林為載體展現的錢江文化)。 之江地區半年整治 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目前,之江地區半年整治計劃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半年整治計劃(“31336”工程)包括整治3條道路(之江路、杭富路、科海路),新建1條道路(云河路),整治3條河道(三號浦、二輕浦、新定山浦),改建3個高壓線走廊,推進6個專項工作(之江文化創意園、自來水并網、截污納管、墳墓遷移、度假區總體形象策劃、設施養護管理)。整治工程總投資約8.7億元,拆遷總面積12萬平方米,即將于本月底下月初基本完成。 之江路、杭富路、科海路整治及云河路建設正進入一期道路工程收尾階段;之江文化創意園已完成立項批復、概念性方案策劃、有限開園區塊裝修方案設計等工作;望江山路、鎮南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基本完成龍塢、轉塘現有自來水管網并網工程。 核心區主干路網2009年建成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核心區塊、轉塘新區的主干路網已初步形成,預計到2009年底整個之江地區的路網框架將基本形成。 此外,4個污水泵站和轉塘自來水泵站也已建成,道路建成區域的上水、下水、燃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均已到位,投資4.2億元的之江地區供水并網工程到今年年底將基本完成。“國際網球中心”、“國際會議中心”等一批在談項目的落地工作,“西湖高爾夫”配套項目“國際麗晶中心”等正在加快建設,接待能力迅速提升!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