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伯航:河北省清東陵水文化相關問題研究
2021健康人居與未來城市國際論壇暨第十一屆園冶高峰論壇于3月28日圓滿落幕。期間的室內設計與公共藝術論壇上,唐山學院藝術系副主任孫伯航發表了題為《河北省清東陵水文化相關問題研究》的演講,通過若干問題的研究,希望能為清東陵水環境的歷史原貌復原等提供幫助,也希望能對唐山山地區域的雨洪管理提供歷史經驗積累與實踐參考。
孫伯航在室內設計與公共藝術論壇上演講
研究背景
清東陵文化研究成果涉及歷史人物、堪輿文化、社會制度、建筑規劃等,但其水環境科學研究成果則相對較少。清東陵內外水系環境遭受過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梳理和勘察陵區內外水系環境也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同時,引入雨洪模擬為清東陵管委會整修水系環境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本研究旨在采用雨洪模擬科學技術方法分析清東陵水文化的歷史文化、科學模擬、工程改造、經驗積累等四個方面,為拓寬清東陵科學研究提供理論與實踐研究基礎,補充清東陵水環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陵寢工程的綜合評價體系。
關于清東陵社會科學的研究成果多于自然科學的研究比例,尤其關于清東陵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研究更是少數。本研究更關注清東陵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成果積累,總結清東陵主要的建筑工程研究成果,包括陵寢的建筑構造、堪輿選址、地理環境、工程技術及做法等方面,并做出了全面的總結分析。
研究內容
1.研究目標
本研究目標旨在以“水”要素為研究內容,證實清東陵是傳統文化的系統工程、科學實踐的工程、改造提升的工程、經驗傳承的工程,為今后的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2.具體內容
清東陵內外水系環境為研究對象,在已有研究基礎上,挖掘文獻史料、現場勘察分析,整理堪輿理論、畫論、園論為基礎的本體論內容,分析清東陵內外水系環境布局、歷史成因、文脈梳理進行歸納比對,總結出清東陵內外水系環境圖式應用規律和特點,并運用雨洪模擬方法科學性驗證。
3.問題研究內容
首先,分析整理堪輿環境理論、山水畫論、古典園林園論等三方面基礎研究理論,以“水”元素為條件,完善系統梳理,并總結出三方面之間的內涵聯系。
清東陵水文化歷史通過《清會典》《清實錄》《上諭擋》《陵寢日記》《陵寢易志》《區域縣志》等史籍專著查找線索記錄,同時參閱《欽定工部則例》《一統志》《清內閣舊藏漢文黃冊聯合目錄》《清宮朱批奏章實錄》等文獻分析整理。在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查找以《清宮奏章》和《清宮檔案》為主的文字圖標資料。
其次,分析歷史文獻并結合現場勘查資料,總結孝陵、定陵、景陵、裕陵、惠陵外水系、內水系的水環境特點。
再次,比對皇陵的外、中、內水系綜合評價體系并分析結果,包括:雨洪模擬科學評價體系、清東陵外中內水系綜合評價、評價體系差異化分析三方面的科學論證。
解決的重點問題
第一、解讀清東陵帝陵水系變化的歷史原因。
第二、解釋清東陵水系修繕檔案的歷史問題。
第三、科學驗證清東陵祭祀區、生活區、農業區等山區的水系差異點。
研究方法
文獻收集:進行史料考證和古籍閱讀,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閱與考證,并通過與哲學、建筑、生態、景觀等各學科知識有機整合,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礎。
勘察測繪:得到一些必要的數據指標加以分析,拍攝典型照片進行補充說明,多聽取專家學者以及管理人員的意見和建議,根據研究內容有針對性進行取材與分析。
計算機模擬法:計算機軟件模擬水環境、風環境,主測水要素的水形、流速、深淺落差、水質等指標,以及風要素的風力、風向、風溫、風量等指標。
模型實驗法:實驗室條件下風洞實驗,在實驗室安置風水格局模型,研究氣流及其與模型的相互作用,以了解水利模型實驗,驗證理想風水格局對環境的影響。
研究成果去向
第一、研究成果與清東陵管委會共同分享,為清東陵水環境的歷史原貌復原與文化研究提供幫助。
第二、為唐山學院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文獻挖掘和科學驗證方面提供新思路和途徑。
第三、研究成果對于唐山山地區域的雨洪管理提供歷史經驗積累與實踐參考。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