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設計50年不落后! “武漢設計”助推小漁村變身大都市
深圳福田中心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 攝
改革開放40年,深圳從小漁村變身大都市。
作為“武漢設計”的中堅力量、我省第一批走出去支援深圳特區建設的代表企業,中冶南方曾參與深圳第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深圳第一本工程建設標準,設計深圳第一個工業區、第一個CBD、第一個保稅區……10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奔赴深圳,尋找這段珍貴歷史。
超前設計深南大道改擴建 50年不落后
深南大道橫貫深圳東西,被譽為深圳第一大道,城市坐標軸。
中冶南方資深總設計師李前明曾參與該道路設計,“當年提出50年不落后,將7米寬的碎石路提檔升級為50米寬的大道,設計超前,堪稱經典。”
1982年,中冶南方的前身——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承擔深南大道首次改擴建任務,實施深南中路段2.4公里道路設計工作。
深圳后海灣填海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梅濤 攝
改革開放初期,深圳街頭車輛極少。“當時出租車100臺左右,主要供港商乘坐。”李前明回憶,根據當時城市總體規劃,深圳市人口規模僅30萬,改擴建的道路要兼顧板車、自行車、摩托車以及汽車出行需求,道路修多寬,修成什么樣,都沒有底,爭論很大。
當時的設計團隊由國家各部委設計院組成,均具有豐富的廠礦道路設計經驗,但缺乏城市主干道設計經歷。
如何設計?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憑借總部在武漢的優勢,派員踏勘漢口航空路等城市主干道,綜合考慮深圳未來發展,大膽提出50米寬路幅方案,設計為雙向6車道,快車道、慢車道、分車帶、人行道、綠化帶俱全。超前的設計理念獲得深圳市基礎工作組認可,最終據此確定改造標準。
這一方案為城市發展預留了空間,如今的深南大道,全線拓寬為雙向8車道,最寬有160米,車道間為寬闊綠化帶。
與深南大道并稱深圳三大主干道的濱河大道、北環大道,全長84.6公里,筑起當時特區內外“分界線”的“二線關巡邏路”,也由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設計完成。
原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宋德道介紹,當時國內城市規劃與道路建設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經驗可參考,技術標準與規范也是一片空白,作為牽頭單位,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成為當時設計標準與規范制定者,參與了深圳第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了深圳第一本工程建設標準。
豎向設計福田中心區路網 打造首個CBD
10月11日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深圳市民中心廣場目睹了一場光影視覺盛宴——“輝煌新時代”燈光秀。
燈光秀用流光璀璨的光影方式,講述深圳不平凡發展故事,美輪美奐,令人震撼。
參與聯動表演的樓宇共43棟,以城市中軸線、深南大道等角度為展示界面,形成以市民中心為核心的城市夜景格局。
這是深圳第一個CBD——福田中心區,高樓大廈主要集中于4平方公里區域內,集中展示深圳城市形象。
鮮為人知的是,這一城市格局凝結了“武漢設計”功勞。福田中心區高樓大廈以下,30公里地面道路、200公里地下管網全部由中冶南方設計。
中冶南方副總經理周啟國介紹,1993年設計之初,引入豎向規劃設計理念,路網與區域內建筑物聯系緊密,通達性好,使得行政中心群、文化中心群、商務中心群、會展中心群在福田中心區中軸線兩側相互拱衛,熠熠生輝。
更為重要的是,地下市政雨水污水管道系統采取完全分流設計,確保暴雨期間不出現內澇。上月,超強臺風“山竹”來襲,福田中心區未現內澇。
在中冶南方深圳分公司,改革開放之初各種設計圖紙上仍保存完好——
一幅狹長的城市平面圖上,不同顏色的條塊區分出不同的功能定位,這是特區設立后第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圖。
另兩幅圖紙中,縱橫交錯的紅黃藍線條,勾勒出深圳原上步區現福田區道路交通網絡;干凈利落的黑白線條,呈現出深圳第一個大型工業區——八卦嶺工業區總體功能布局及交通路網,與今日八卦嶺版圖相差無幾。
進入90年代,深圳迎來高速發展期,中冶南方相繼承擔深圳第一個CBD——福田中心區、第一個保稅區——福田保稅區等多個重要片區總體規劃設計。
各種先進理念 從深圳走向全國
2000年以后,深圳著力打造宜居、花園城市,中冶南方以前瞻的規劃設計理念實施大梅沙、后海填海區總體規劃設計。
深圳大梅沙國際旅游區市政規劃設計中,中冶南方一改慣常設計思路,在不影響原有地貌生態基礎上,增加調蓄池,實現雨水下滲及綜合利用。這一創新舉措,與當前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不謀而合,不經意間,讓大梅沙國際旅游區成為國內第一個海綿項目。
深圳后海灣填海區歷經10年規劃建設,于2017年6月全面竣工,這是深圳首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驗區。規劃設計中,20公里市政道路全部按照低沖擊開發模式設計,在打造濱水城市景觀的同時,突破傳統“以排為主”理念,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生態技術,構建低強度開發的雨水管理系統。
近40年來,中冶南方在參與深圳城市建設中續寫傳奇,也受到洗禮,各種先進理念從深圳走向全國。
由中冶南方主持的武漢光谷中心城綜合設計項目,采用“小街區、密路網”理念,正是源于深圳后海填海區規劃設計的成功實踐。
由中冶南方設計的大型綜合管廊項目——珠海橫琴綜合管廊,借鑒了早期在深圳建設中積累的綜合管線布置經驗。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