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植物園護坡噴播綠化技術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全面實施,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逐漸向西部展開,特別是高等級鐵路網和公路網建設等項目建設,極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公路建設由沿海平原地區逐步向丘陵、山區推進,大量的工程建設勢必將原始地貌和自然植被破壞,出現大面積裸露的坡面,若不及時治理,可能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我國政府已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保護生態環境,協調人與自然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如何快速綠化開挖坡面,恢復自然植被,已成為交通、礦山等行業關注的熱點。
自邊坡噴播綠化技術引進國內之后,迅速在我國南方公路綠化行業推廣使用,現已成為南方高速公路邊坡、河堤、礦山等生態植被修復的有效方法,結合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土壤、地形差異大的實際情況,該技術在應用時需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則。
為解決西安及周邊地區邊坡植物修復難題,西安植物園組織優秀科研人員,組成技術攻關團隊,根據西北地區自然特點和生態特征,從噴播植物選擇入手,合理選擇植被附著體,反復試驗不同覆蓋纖維和粘合劑以及保水劑配料的最佳組成和用量,得到陜西地區適宜的噴播綠化技術體系和施工流程參數,并制定了邊坡噴播綠化SOP標準。該團隊應用該技術迅速在西安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噴播綠化。
在參觀了該團隊位于咸陽渭城區的噴播綠化示范區之后,記者采訪了西安植物園噴播綠化技術負責人毛祝新博士。毛博士介紹,該技術根據西北地區氣候特征,把合理配比和適當預處理的耐旱型花、草、灌木、喬木種子與適當配方的覆蓋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土壤改良劑、穩定劑、微生物菌劑、肥料等混合在一起,通過噴播機均勻地噴播在土壤或巖石等表面,快速建立穩定植被群落。該技術重點解決了西北干旱地區噴播植物成活難題,技術團隊首先研發出復合掛網技術、添加混合材料,保證了噴播面穩定;其次通過添加保水劑形成植物生長層“小水庫”,保證了噴播植物的高成活率和植物生長速度。
邊坡噴播前
邊坡噴播后
后期效果
毛博士指出,在西北地區邊坡噴播綠化過程中,選擇不同根系類型的花草灌喬植物是關鍵。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噴播修復目的和植被生長立地條件的不同,選擇鋪設適宜的植被網和生長基層噴附方法,提高植物生長發育基礎層面與坡體的連接性,防止植被層滑坡,保證邊坡植物生長小環境的穩定,進而促進目標植物形成穩定生態群落。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西安給出這樣的方案
在全市范圍內,力爭用3年時間,充分發掘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緩解停車難等突出矛盾,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環境,初步形成平戰結合、相互連接的城市地下空間體系。【詳細】
西安國家級森林公園——朱雀森林公園
不去神龍架也能看到自然密布的森林【詳細】
西安明年底全面展開海綿城市建設
2016年7月24日晚,一場暴雨降臨西安,小寨等部分城區降水量超過100毫米。當天暴雨造成西安市政管轄范圍39處路段出現短時嚴重積水,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在那場大雨過后,西安市制定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實現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詳細】
南北中軸線變景觀大道 西安鼓勵投資立體綠化
昨日,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在鐘樓郵局門前召開南北中軸線立體綠化現場會,將采取多種方式,對沿線臨街建筑、橋梁、護欄等實施立體綠化,把南北中軸線打造成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的古城特色景觀大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