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將加大短板型市政基礎設施投資
“十三五”時期,我國將強化地方政府對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保障,加大對造成城市內澇、交通擁堵、水體黑臭、垃圾圍城等城市病的 “短板型”市政基礎設施以及海綿城市、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
這是記者5月25日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的《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十三五”規劃》發布實施吹風會上獲得的信息。
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章林委在吹風會上說,總體來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老化,舊賬未還、又欠新賬,一些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距離綠色、低碳和循環理念要求差距很大,由此引發的城市內澇、水體黑臭、交通擁堵、“馬路拉鏈”、“垃圾圍城”、地下管線安全事故頻發等各類“城市病”呈現出集中爆發、疊加顯現的趨勢。
規劃指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是導致“城市病”普遍的根本原因。城市路網密度普遍低于7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污水的收集與處理達不到水生態環境質量要求;城市排水管網現狀水平大大低于新修訂的國家設計標準要求;“十三五”時期將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場面臨“封場”,新建垃圾處理設施選址困難。
城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主體。規劃指出,各級政府要把加強和改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工作,確保必要投入。并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PP),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決定性作用,形成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的有效合力。
規劃強調,要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統籌運用稅收、費價政策,按照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負擔的原則,清晰界定政府、企業和用戶的權利義務,建立健全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財政投入與價格調整相協調機制。
根據規劃,我國到2020年將建成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功能完備、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體系,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據介紹,該規劃是指導“十三五”時期我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依據,由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日前正式發布實施,它是我國首次編制的國家級、綜合性的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相關閱讀
住建部副部長倪虹:新時代,新園林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今天在廣西南寧開幕。兩年來,經過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南寧市成功打造了一個獨具特色、精彩紛呈的園博園【詳細】
住建部發布10項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
住房城鄉建設部6日在廣西首府南寧舉辦了【詳細】
住建部等發布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水利(水務)廳、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局、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環境保護局、水務局、農村工作委員會,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環境保護局、水務局、農村工作委員會,上海【詳細】
古老智慧復興中的綠色基礎設施
本文主要討論由鋼鐵和混凝土構成的,與我們的物質世界相聯系的灰色基礎設施,是非常淺薄,甚至是真正毀壞人與自然之間真實和深厚關系的原因。綠色基礎設施,或者稱為生態基礎設施收到了古老智慧的提倡。在過去的二十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