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生態文明工程方案出爐 擬打造“國家風景道”
今年年底前,合肥將基本完成環湖十二鎮總體規劃編制,推進合肥濱湖濕地公園納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安徽“三河一湖一園一區”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程方案已出爐,明確提出高水平建設巢湖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全國大江大湖綜合治理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典型,并排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時間表。
打造環湖生態產業帶和特色城鎮
按照方案要求,全省將以“三河一湖一園一區”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為引領,推進皖江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推進皖江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構建皖江綠色生態廊道。
近幾年的重點是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投運,推進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率。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根據安排,2017年全省啟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項目80個,其中合肥要率先完成列入國家計劃的4個黑臭水體項目整治任務。
方案中十分關注推進巢湖流域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要求打造環湖生態產業帶和特色城鎮,為全國大江大湖綜合治理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典型示范。
環湖十二鎮總體規劃年底前“露臉”
方案還拿出了具體的創建時間表,比如2017年開工建設巢湖環湖防洪治理工程,啟動農業面源污染源控制與治理,加快流域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開展環巢湖旅游資源普查,研究制定創建環巢湖國家旅游休閑區試點方案,創建合肥市巢湖半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并打造環巢湖國家風景道。
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著未來環巢湖沿岸,或將出現更多親水沙灘以及湖岸休閑木板路,通過加強沿線生態資源環境保護和風情小鎮、特色景點、綠道系統等規劃建設,不斷完善游憩與交通服務設施,才能形成品牌化旅游廊道。”
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環湖十二鎮總體規劃編制。加強環巢湖濕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肥西三河、巢湖半島等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積極推進合肥濱湖濕地公園納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到2019年,將開展環巢湖河流旅游,建設以巢湖生態治理和環都市圈旅游發展為核心的“環巢湖生態治理旅游示范區”,實現全域旅游生態化。
2020年,建設濕地旅游休閑產業集聚區,積極開展環湖重點鎮特色塑造。
2021年,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完成環巢湖特色小鎮評定。
今后數年內,合肥將重點實施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二期和三期、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利用亞行貸款一期、廬江縣黃陂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全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項目。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