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森林植被每年多創造15個藍天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余新曉教授團隊發布“森林對PM2.5等顆粒物的調控功能與技術研究”項目的最新成果。據研究,北京市城六區的森林植被每年滯塵9789噸,其中調控PM2.5等細顆粒物105噸、PM10等粗顆粒物1227噸、大顆粒物8457噸。森林植被可使北京每年達二級質量的天數增加15天,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森林植被,北京市每年的藍天數量要減少15天。
余新曉介紹說,此項目是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自2013年以來,項目歷時4年,構建了首都圈森林大氣環境監測網絡,揭示和評價了森林調控PM2.5等顆粒物的機理和功能,并提出針對城市典型區域高效滯塵的森林優化配置技術,利用相關技術在北京市和廣州市建立2000余畝示范林,推廣示范林5萬畝。
研究表明,植被對大氣顆粒物的調控作用可以分為沉降、阻滯、吸附和吸入4種方式。其中,沉降作用占比最大,為43.57%;其次為阻滯作用,為34.8%;吸附作用為21.5%;吸入作用占比最小,為0.13%。經統計,北京市森林植被調控PM2.5的量為每年每平方公里309千克。不同森林類型調控PM2.5的能力不盡相同,混交林調控能力最強,其次為闊葉林、針葉林和灌木林,草地的調控能力最弱。
項目組認為,雖然森林調控顆粒物的作用有限,但如果能夠進行合理的樹種選擇,高效配置,森林治污、凈化空氣的作用就能夠發揮到最大。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