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兩地濕地生態保育專家探討兩地生態建設合作
11月27日,記者從珠海市市政和林業局獲悉,近日廣東省林業廳、澳門民政總署、珠海市市政和林業局主辦的“珠澳濕地生態保育座談會”在珠海召開,兩地專家在會上共同探討如何加強合作以促進兩地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廣東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廣東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公室、澳門民政總署、澳門環保局等粵澳共27個部門、近50名領導、專家和環保人士參加了會議。該座談會的目的:一是加強珠澳邊界自然保護區的溝通聯系,建立珠澳生態保育和宣教合作機制,促進兩地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二是讓本地的鳥類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專家,以及熱心與推廣生態保護與宣傳教育的人士交流經驗,共同探討保護工作的發展,并為未來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三是請各方專家及各區代表共同為珠澳兩地的生態文明建設出謀獻策。
據介紹,珠海與澳門毗鄰,且兩地濕地資源非常豐富,雙方通過建立固定的互動溝通機制,形成粵澳濕地生態保護一體化格局,有利于提升兩地濕地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推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通過會議定期交流珠澳濕地生態保護的相關信息,并逐漸擴大互動交流圈,打造“粵澳濕地生態保育論壇”。
當天上午,與會代表還考察了淇澳紅樹林保護區。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