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未來5年將嚴控建設用地總量
中國國土資源部9日發布消息稱,“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將嚴格建設用地總量管控,落實城市開發邊界。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末,實現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20%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土資源部日前聯合國家發改委下發指導意見。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主要負責人在解讀這一指導意見時指出,官方將從總量管控、盤活存量、市場化配置、土地使用標準、用地監管、技術創新和基礎支撐等七個方面,抓好下降目標的任務落實。
一是嚴格建設用地總量管控。落實城市開發邊界,嚴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管理,通過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倒逼建設用地利用強度提升;
二是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的有效利用,加快閑置土地處置,積極推動劃撥土地盤活利用和城市土地綜合利用,全面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
三是提高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進一步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推進工業用地采取先租后讓和租讓結合的供應方式,完善土地價租稅費體系,發揮價格機制在節約集約用地中的調節作用;
四是嚴格落實建設用地標準控制制度。進一步落實限制和禁止供地政策,嚴格執行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和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不斷完善土地使用標準體系,發揮標準控制在節約用地中的約束作用;
五是強化供后監管。通過落實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積極推進閑置土地空間信息化管理、加強重點地塊開發建設情況跟蹤等方式,加強建設用地全程監管;
六是加大創新引領。在節約集約用地工作中,重點推廣地上地下空間立體開發、土地復合利用、各類行業和產業的節地技術和模式,深化以地控稅、以稅節地試點等;
七是夯實工作基礎,通過開展城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開發區和國家級新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等工作,建立健全土地利用強度考評體系。
此外,官方對5年內各省(區、市)的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的下降目標進行了分解。例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十三五”期間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的目標下降率為20%;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下降目標為22%;新疆、西藏則為15%。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我國再添兩個世界地質公園
近日,在日本山陰海岸世界地質公園舉行的第四屆亞太地質公園網絡研討會上,經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執行局審議和專家投票表決,中國甘肅敦煌地質公園和貴州織金洞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詳細】
“最嚴”調控后 熱點城市或迎供地潮
分析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不少熱點城市將迎來土地交易熱潮。但由于土地出讓中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條款,這些土地的交易價格不會很高。不過按照房地產開發周期,短期內對平抑市場供需關系的作用并不明顯,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的緊張情緒。【詳細】
拉丁美洲退化土地恢復可創造巨大經濟價值
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一份新的報告認為,拉丁美洲的退化土地是一個尚未得到利用的經濟機會,可以通過提高環境生產力和儲存碳,產生巨大收益。【詳細】
國土部:重點嚴防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
2月9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