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濕地大會常熟開幕 研討保護人類生存環境
國際生態學協會作為國際生物科學協會的生態學部于1967年成立。學會下設多個工作組,但影響最大的是濕地工作委員會(INTECOL Wetlands Working Group—WWG)。國際生態學協會以促進生態科學的發展以及生態學的原理應用于全球的需要為主要任務。
南京大學濕地研究工作始于20 世紀60 年代,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于2005年,成立了“南京大學濕地生態研究所”。該研究所針對我國濕地嚴重退化的嚴峻情勢,發展濕地生態修復的實用技術和技術原理;以米草為模式物種,研究濕地生物入侵的危害、機制和控制;同時,針對我國人工濕地面積越來越大和自然濕地破碎化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研究破碎化或孤立濕地斑塊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與機理,為濕地凈污能力的提高、人工濕地的長效運行和破碎化濕地的保護與維持提供科學依據。研究所建立了以科學研究為基礎,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為實踐的“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將學術研究和應用實踐并舉,做出了一系列顯著成果,目前已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濕地生態科學團隊;更是國際上濕地科學研究與技術研發中心之一。南京大學與常熟市人民政府優勢合作,共建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政產學研型的生態研究院——“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在雙方的精心培育下,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濕地領域的工程實驗室——江蘇省濕地修復工程實驗室,致力于打造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濕地修復技術研發和創業實踐中心。
常熟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既有“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的寧靜清遠,也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大氣磅礴。常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濕地特色顯著,這與濕地會議主題相得益彰。常熟歷來重視對境內濕地的保護與恢復;近年來,常熟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建設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尚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南湖省級濕地公園,實施昆承湖、南湖蕩、望虞河、長江江灘等濕地的保護恢復工程,創新建設鄉村濕地公園。國際生態學協會、中國生態學學會分別授予常熟“最佳生態建設典范獎”與“全國生態建設示范縣(市)”稱號,有助于將常熟在濕地保護和恢復方面的經驗和技術推向全球,樹立常熟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的良好城市形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再到四中全會提出“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黨和政府不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建設新常態。我國十五以來已先后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第二次全國濕地普查”等一系列濕地保護工程。與此同時,從立法、政策、投資、宣教等多方面加大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與恢復力度,大力推進濕地保護恢復工作并取得重要進展;確定了我國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等重要事項。然而,我國濕地領域的研究力量與我國濕地管理的實際需求還存在著巨大差距,這極大地限制了我國濕地保護與濕地管理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應加強與世界各國在濕地領域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應對濕地保護管理面臨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2016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的舉辦將對我國濕地研究、保護、建設和管理以及濕地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