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珍愛這一幀恒久的文明畫卷
日前,中法古鎮合作交流研討會在成都舉行,幾名法國專家被四川省彭州白鹿景區的百年建筑所深深折服,在交流中,法國專家談到自己國家的古鎮保護開發,提出了“考慮當地居民需求”和“賦予古鎮新的活力”的建議,而在成都,就有27個歷史文化名鎮,并且成立了古鎮聯盟,從歷史文化背景角度去發掘和利用古鎮的價值,更好地保護古鎮文化,推動古鎮的開發和發展。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有不少古鎮存留到現在,古鎮之所以叫古鎮,它的神奇就在于小小一方水土卻有著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淵源,不僅風光獨特,還因為它是特定歷史時期下重要文化訊息的載體,因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有價值的事物及人文景觀,必然有保護以及開發的必要,這當然基于希望它能留在這世上的時間更長,而不是過眼云煙曇花一現,同時也讓更多人能見識它欣賞它的出發點之上,賦予古跡以文化內涵。如何保護古鎮,合理開發,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保護古鎮既要避免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過度保護,這種封閉性保護不僅不利于最優化古鎮的歷史文化價值,反而會讓這些珍貴的“文化書”就此銷聲匿跡,不被世人所了解、知曉,也就無法重新綻放新活力。更多時候在于,發掘和重新審視這些古鎮的價值,本身就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了解,比如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學者、投資者,古鎮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才會帶動更多的人去發現它,從而為傳承這樣的古鎮文明形成合力與共識。
保護古鎮也要避免將古鎮看作“招財樹”,而忽略了歷史是一座古鎮的靈魂。一些過度的“拆舊建新”、“現代化設施”、“娛樂休閑”,讓古鎮“面目全非”。每個古鎮都有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文化傳統,在開發古鎮中要防止出現“千鎮一面”的現象,這種看似將古鎮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仿佛煥然一新,卻恰恰是對古鎮的一種破壞。
保護古鎮要把“考慮當地居民需求”和“賦予古鎮新的活力”結合起來,對于生活在古鎮中的人們而言,這是他們世世代代的家,是他們聚居此地,有著獨特的風俗人情,因其悠久,往往風俗人情中有非常珍貴的文化精神。以古鎮同里的太平、吉利、長慶三橋為例,當地有代代相傳延續千年的“走三橋”風俗,是健康、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而這些優良風俗傳統在當下依舊是有生命力的。
每一個精彩絕倫的古鎮,都是一薄深刻悠遠的歷史典藏,每一外神奇妙曼的景觀,都是一幀強烈恒久的文明畫卷,讓我們珍愛它、呵護它,以使那美好長存于世。
編輯:wanglongzhao
相關閱讀
12個清幽的古鎮,你喜歡哪個?
都說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詳細】
麗江第一村:人杰地靈的清水古鎮
清水古鎮又名清邑、清水驛、清邑街,位于麗江市永勝縣程海湖南岸的金沙江狹長的干熱河谷平地。從邊疆沃土拓荒之早,中原漢文化積淀之深;從人才開發之多及自然村落綿延之大等諸多方面評價,堪任"麗江第一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