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寧談綠色發展理念:環保和發展不對立
11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談到綠色發展時,陳吉寧指出環境就是民生,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陳吉寧說,過去我們認為什么是發展,發展就是GDP,發展就是要有產品,沒有把生態產品作為人的生存發展的必需品,也沒有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概念,也沒有在人和自然的關系中學會怎么樣去約束人的行為。所以“兩山論”從根本上更新了我們關于自然資源無價、環境無價的認識,打破了把發展和保護對立起來的這樣一個固有思維,指出了發展和保護之間是內在的統一,這對于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具有重要的指引和遵循作用。
陳吉寧指出,今天仍然有一部分干部認為環保和發展是對立的;還有部分人認為環保是包袱,抓環保就會影響GDP,就會影響發展,存在著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的問題。現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就是要解決從過去的粗放式發展、從追求量到追求質的這樣一個變化。“質”不僅僅是經濟質量的“質”,好的經濟質量也是好的環境質量,同時它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這樣的質量。要用好環保這個抓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環境今天是短板,但也是機遇。
陳吉寧解釋說,如果做一個坐標的話,橫坐標是環保,縱坐標是經濟發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越來越多的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在了第一象限,經濟發展也好,環保工作也好。但還有更多的地區和企業現在在第二象限,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環保沒做好。還有個別地區經濟沒做好,環保也沒有做好,但是又經常說我因為抓環保了,所以經濟滑坡了,但是我們也在看,其實環保也沒有抓好。當然我們還有一些貧困地區,生態質量非常好,但是發展還沒有上去。環保工作解決經濟和發展之間的矛盾,就是怎么樣形成一個內生的機制,推動我們的發展從第二象限、第四象限進入第一象限,而不要掉在第三象限。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業農村部7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將進一步做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詳細】
國際風景園林與綠色發展交流會在秦皇島舉辦
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和中國的2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風景園林與城市發展之路,探索濱水城市、海綿城市、特色城鎮的景觀設計與實踐【詳細】
我國綠色發展應遵循哪些路徑?
黨的十九大做出了【詳細】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