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長安大軸線 撐起大西安發展脊梁
大西安規劃建設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
■張錦秋 著名建筑大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新長安大軸線”的確立是西咸新區規劃建設,也是整個大西安規劃建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這個大軸線關系到今天的建設,也影響到今后城市的發展。
關于這條軸線的由來和意義,我認為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繼承文脈、發揚光大的創新實踐。新長安大軸線的前身是周代豐鎬子午線,經過2200余年的沉寂,今天被西咸新區的建設者發掘起用。我曾經和韓驥還有王軍同志一起出差,王軍談到有一條北起嵯峨山南到秦嶺的軸線,可以給西咸新區的山水定位,并且最好在這條軸上找出西咸中心城區,一個新區的建設者在建設之初有這樣的空間意識,實在是難能可貴。因為重要性,這條“新長安大軸線”在“中規院”編制的關中城市群核心區規劃中得到肯定,軸線中部的西咸新區被確定為大西安的雙核之一,從這一點來說,“新長安大軸線”建設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
研究發現,北京中軸線是明永樂皇帝建成的;巴黎大軸線從盧浮宮1510年開工直到1960年前后460年;華盛頓大軸線從1791年規劃開始直到1945年二戰后建成歷經155年。不難發現,一個大軸線是城市的第一景觀,引領城市風貌。同時,不是三五年十年就能建成,而是一個歷史范疇。目前,西安是區域中心城市,西咸新區是西安的新市區,按照城市建設的規律,從實際出發來確定自己的規劃建設方案,上面三個大軸線的形成和特點,值得我們借鑒。
大軸線該怎么建設?應該采取由內而外的建設方式。“新長安大軸線”原點選在渭河南岸,恰好是在軸線的中間,這里也是西咸近期建設的重點,即能源金融貿易區,這個地段是優秀的建設場所,它和東邊的未央宮、阿房宮、大明宮三大遺址正是一脈走向。東望華岳、驪山,西看太白山,氣勢恢弘,我認為把處在這一地段上的能源金融貿易區,建成中心城區比較妥當,可以在這里打造21世紀陜西新形象。我覺得,一定要在城市設計的基礎上結合沿線重大項目打造標志性建筑,營造幾處真正有特色的典型環境,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14公里軸線濃縮中國五千年歷史
■劉太格 世界華人創新創意領袖,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大師
“新長安大軸線”誕生于西咸新區的確立和開發過程中。
兩年前,在梳理大西安規劃和西咸新區總體規劃的時候,我充分吸收和采納了西咸新區有關領導關于“天星大十字”和灃河軸線的想法,在西咸新區絲路經濟帶能源金融貿易區總體規劃中進一步深化軸線概念,最終落實為新長安大軸線的方案。
這條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是歷史遺址周代鎬京、秦、漢和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和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然后步入到今天的西咸中心,也就是灃渭交匯處的能源金融貿易區,這條14公里的軸線成為中國5000年歷史的縮影。我們設想,周到漢的軸線由一條道路連接,從漢到今的軸線由兩條道路之間的步行帶串聯。為了讓軸線為人居服務——我們在軸線上引入綠化步行帶,并且在步行帶當中配備了兩個新鎮中心、四個小區中心和一個中央商務區和邊緣中心,這些商業中心可供附近市民使用。我們希望每一個商業中心,都能有一座代表朝代特色的仿古建筑,例如漢代的石闕、唐代的樓閣、宋代的虹橋、明代的牌樓等。同時,所有新建建筑,都要有中國特色。
除了規劃這條軸線,我們還沿著道路規劃了城墻的意向,繪出了一個“中”字。這個“城墻”,是由帶狀公園和沿街的連續建筑構成的,通過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大體形態,在視覺上模擬出中心區的“城墻”。
同時,為了使軸線形成完整的系統,打造出莊重的城市形象,從軸線向東西兩側延伸出若干條林蔭綠化道,通往多個歷史遺址,包括漢長安、阿房宮等,也通向各級商業中心,把軸線和城市功能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
在規劃大西安新軸線的同時,我們確定了渭河生態歷史文化保護帶;沿歷史遺跡、自然水系形成完整的景觀道路系統,再現“八水繞長安”盛景;在更大范圍規劃了多條景觀路連接唐十八陵沿線重要歷史遺跡,為遺址保護和旅游開發奠定基礎。這些工作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讓西安成為更具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城市。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