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
問:環保部門下步將采取哪些措施落實《實施意見》?
答:生活方式綠色化是一個社會轉變過程,需要從改變消費理念、制定政策制度、推動全民行動和完善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協調推進。
一是加強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頂層設計。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需要合理制定遠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著力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響應、公眾參與的運行保障長效機制,規范政府、企業和公眾的職責和義務,明確分工。建議依據《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新環保法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出臺“綠十條”,使之與“氣十條”、“水十條”和“土十條”相呼應,與中央下發的意見相配套,廣泛凝聚全社會力量。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綠色理念,營造綠色氛圍。建立生活方式綠色化宣傳聯動機制,整合各部門、各單位宣傳資源,加大宣傳力度,開展持續宣傳,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開展綠色生活教育活動,制定公民行為準則,增強道德約束力。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發揮新媒體優勢,開發面向公眾的綠色生活APP,讓公眾隨時可以關注綠色生活指數。
三是拓寬渠道,搭建平臺,構建全民參與的綠色行動體系。廣泛開展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學校等創建活動,引導公眾積極踐行綠色生活。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和大學生社團開展各項環保活動。開展綠色產品信息發布,建立便于查詢的平臺,發布國家認證的有機食品、環境標志產品和綠色裝飾材料,置換廢舊日用品;曝光有害產品,接受公眾舉報。
四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定激勵政策和扶持措施。按行業、領域制定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標準,對綠色產品的生產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持;開展綠色信貸,對積極采用先進節能技術、有利于綠色消費的項目,給予專項資金補助、稅收減免。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城市發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車租賃系統等。
五是規范綠色消費市場。首先,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制定統一的綠色認證標準,加強綠色產品的標識管理。其次,加強監管執法力度,強化對綠色產品的監測、監督和管理,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再次,大力推動綠色產品生產和綠色基地建設,扶持綠色產業。同時建立綠色產品營銷體系和綠色產品追溯制度,對假認證偽綠色產品予以嚴厲打擊。
六是培育生態環境文化。做大做強環境文化產業,創作生產出一批倡導生態文明、反映環保成就,具有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電影、電視、戲劇、公益廣告、圖書、書法、繪畫、攝影等環境宣傳品。大力開展以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為主題的環境文化活動,鼓勵將綠色生活方式植入各類文化產品,利用影視、戲曲、音樂及圖書漫畫等形式傳播綠色生活科學知識和方法。
七是開展試點示范工程。選擇條件較好、工作較成熟、經驗較豐富的城市,先行開展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試點工作,摸索經驗,樹立典型,引領示范,以點帶面,逐步推廣。以綠色系列創建活動為抓手,發揮示范引路作用。研究建立統一、科學、標準化、操作性強的考核評價體系,細化量化考核指標,完善獎懲機制,形成獎優罰劣的政策導向。
編輯:x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