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初步形成支撐花卉產業的科技創新鏈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云南省重大科技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在科技支撐下,云南省花卉產業在品種選育、標準化生產、拍賣系統升級、花卉精深加工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支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大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支撐花卉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鏈,云南鮮切花產量已占全國75%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全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鮮切花產銷中心。
品種選育獲得重大突破。云南省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花卉育種體系,培育出花卉新品種419個,其中獲國外授權4個,花卉品種申請數和授權數占全國的80%以上。“云花”新品種研發和品種種類均居全國第一,云南已成為中國花卉新品種的孵化中心、全國最大的花卉新品種研發基地。云南自主培育的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含笑、杜鵑等花卉新品種占全國選育品種數的半數以上;玫瑰、康乃馨、菊花等花卉種業占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并出口日本、泰國和越南等國。近年來較為突出的成果有:省農科院花卉所建立了以百合為主的球根花卉生物育種技術體系,選育34個新品種及一批優異種質資源;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選育的月季新品種“金輝”目前是國產玫瑰中市場化率最高的品種;云南完成全球首個杜鵑花全基因組測序,育種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云南滿天星自育品種市場占有率超過75%。
花卉標準化生產引領全國。云南省構建了花卉標準化技術和資質體系,承建了國家鮮切花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掌握鮮切花標準制修訂主導權。制定花卉產業相關環節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59項,花卉生產技術集成、采后處理技術等多項標準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云科愛園藝眾創空間”支持下,云南農業科技園與具備國際化專業背景的年輕團隊合作發展小盆栽生產,實現每年每平方米200盆的生產規模,每平方米產值達2000元,畝產值超過100萬元,成為云南高原特色農業高效益的代表。
科技助力拍賣系統升級。通過技術引進、創新和集成,云南完全實現了鮮花拍賣管理系統的國產化,徹底解決過去荷蘭拍賣系統和國內系統不兼容問題,交易能力和系統效能大幅提升。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日交易能力從200萬枝提升到900萬枝,一個批次交易從6秒提高到4秒,中心鮮花日交易量亞洲第一。
云花精深加工成新亮點。云南婕珞芙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科企合作建立了研發—原料—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出玫瑰、山茶花、蘭花等“云花”系列化妝品,自去年12月產品上市以來,半年銷售金額就突破1.2億元。在科技支撐下,云南省在鶴慶縣建成全國最大的乳品用玫瑰基地。
省科技廳廳長龍江介紹,云南省花卉產業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既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也得益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創新驅動。據統計,“十一五”以來,國家級、省級科技計劃立項支持花卉產業項目100余項,資助財政經費1.38億元,其中省級經費9300萬元,爭取國家科技資金4500萬元,帶動項目投入9.4億元。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