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市“綿里藏海”辦法多
“東塘、侯家塘、左家塘等以自然特征命名的地方,原本都是天然的城市海綿體”、“城市建設見山挖山、見水填水,把自然的城市肌理變成了硬化的道路系統”……7月18日,來自高校、設計單位、政府部門、企業的專家在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共同探討如何建設海綿城市,暴雨季節不再“看海”。
“建設海綿城市的手段,主要是雨水花園、生態花壇、生態草溝、綠色屋頂、透水路面、雨水再生利用。”常德市政府歐盟亞洲環境支持項目辦公室協調員劉波認為,城市“綿里藏海”辦法多,只是需城市管理者轉變觀念。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焦勝認為,要實現“綿里藏海”,與傳統城市規劃相比,海綿城市規劃要從剛性變為彈性、末端治理變為源頭控制、單一措施變為系統引導、增源減匯變為減源增匯。
泛華建設集團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市政工程博士許光眉介紹,以梅溪湖為例,綠化帶比路面低5至10厘米,路面雨水就可流入綠化帶自然滲透。綠化帶中的雨水篦子又高出草皮5厘米,下小雨時,雨水可蓄積在綠地下面;雨量超出綠地承載容積時,又能通過雨水篦子進入雨水管道。緊挨湖邊,規劃設計了16個雨水處理池。一旦下雨,漂浮垃圾可被格柵攔住,道路泥沙隨雨水進入沉砂池沉淀,有機廢水經過生物濾池處理。經過這3道“關卡”凈化后的雨水,才能進入梅溪湖。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