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海綿城市建設不可簡單對待
眼下,“海綿城市”算是一個熱詞。在許多新聞報道中,海綿城市建設被看成破解城市內澇的“大招”。那么,建設海綿城市真的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嗎?對此,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李俊奇認為,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雨水集蓄回用或是水利防洪、排水防澇。
筆者認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要避免這種簡單化的思維模式。事實上,海綿城市建設,不僅需要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統,還要鋪裝透水路面,建造下沉式綠地、綠色屋頂、蓄水池,興建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從城市建設理念來講,這是對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生態系統的改造和升級,是著眼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規劃布局。
在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過程中,還應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政績化的沖動。海綿城市建設的成效如何,關鍵看分布于城市各處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綠色屋頂、透水路面能否有效運作、發揮協同作用。而且,這些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升級改造,本身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只是在城市局部區域打造“樣板”,滿足于做表面文章,或者只是為了短期內給地方政績增添光彩,結果可能是勞民傷財、徒勞無功。
總而言之,海綿城市建設既不可簡單對待,也不可盲目樂觀、操之過急,而應立足于現實和長遠,因地制宜地制訂長期規劃,并分年度實施計劃。此外,除了政策鼓勵,還應從地方立法和社會推廣等方面入手,樹立全民生態觀念,增強全民環保意識,鼓勵社會公眾參與其中。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