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在行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布局新境界
綠色實踐:“美麗中國”不再是夢
7月,記者驅車在江蘇蘇州東山環島公路上,只見沿線青山綠水、瓜果飄香,村莊粉墻黛瓦。漫步東山鎮太湖邊上的西巷村,太湖綠波蕩漾,大道上游客絡繹不絕。
“借著國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政策紅利,我們大力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在地底下,還藏著地埋式污水處理系統裝置,正在處理生活污水,不過你聽不到機器運轉的聲音。”西巷村村主任黃美峰告訴記者,村子環境變好了,他們發展民宿產業,提供頗具地方風情和民俗文化的服務,村民一套400平方米左右的閑置房子,前三年每年能獲得近5萬元分紅。
“綠水青山就是生產力”,像太湖這樣的地區,在全國越來越多,良好的生態環境成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宣傳點。比如,最近的仲夏夜,湖北咸寧通山縣的大幕山上,每晚都會有一大批游客。這里建立了湖北省的生態賞螢點,如果白天天氣晴好,晚上就會有幾萬只螢火蟲漫山飛舞,形成壯觀的“螢海”。
以前,通山縣像大幕山這樣生態功能重要、自然資源富集、人民生活貧困的山區,當地民眾主要靠伐木謀生,收入低不說,還破壞環境。現在通山縣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成了華中地區的重點生態旅游區。三月的櫻花,五月的杜鵑,七月的螢海,吸引著全國游客前來踏青,每年上山的游客超過300萬人次。
山還是那些山,人還是那些人,但是發展的理念變了,山里人的生活方式就變了。現在通山縣生態旅游業年產值占全縣GDP的三分之一,直接提供就業崗位兩萬個,老百姓的收入翻了四五倍。
不只是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保護也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
今年6月19日,記者隨國家海洋局組織的“海疆萬里行”采訪團來到大連長海縣。這里的長山群島作為海洋生態經濟區,被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五年前開始舉全縣之力進行海島生態修復。新修建的棧橋下,成群的螃蟹在沙灘上活動,海濱廣場的盡頭,海鴨子忙著在退潮時到灘涂上覓食;沿著整齊的海岸公路走,隨處可見成群結隊的白色海鷗——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這里成了大連市民休息旅游的后花園。
建設“美麗中國”,“獨行快,眾行遠”——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并進,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各負其責、各盡其力,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已經來臨。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