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由“單中心”向“多中心”平衡發展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巴黎“大城市病”的種種弊端開始顯現,然而它以“拉德芳斯規劃”和多座新城的整體規劃設計,逐漸擺脫了“大城市病”的困擾,向平衡和諧發展。時至今日,全世界城市規劃界仍然公認,在建設新城從而實現功能遷移方面,最成功的,就是法國巴黎。
策略:多向疏解,緩解“單中心”壓力
“在經歷了工業革命之后,巴黎對環境的惡化高度重視。”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開發中心主任馮凡說。1965年,為了保住國際大都市的地位,向外圍地區疏散中心區過于集中的人口,巴黎在區域規劃中首次提出建設新城,由“單中心”向“多中心”發展。
而今,沿著巴黎城的外圍地區,在塞納河、馬恩河、盧瓦茲河河谷的方向,排列著馬恩拉瓦萊、埃夫里、伊夫林、賽爾吉蓬圖瓦茲和默倫塞納爾這五座新城。它們并不脫離巴黎獨立發展,而是與市區互為補充,構成統一的城市體系。
新城修建前,巴黎由于人口大量擴張,不斷興建住宅,古建筑被毀掉了三分之一。而在新規劃的社區里,低層、低密度的住宅成為鮮明特點。新城在規劃建設中格外注重與環境的配合,將天然水系或人工湖泊巧妙地組織進來,外圍有綠帶環繞,并與原有的城市化區域隔離開。
成效:新舊城發展平衡,靠便利交通連接
“單中心”向“多中心”的發展規劃,使得巴黎舊城和新城實現了平衡發展。
各個新城都突出了不同的發展特色,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在錯位競爭的同時,新城也有一些共同點——它們都距離巴黎市中心較近,平均距離為25公里左右;新城與巴黎老城通過優質的公共換乘系統連接,交通快捷方便。
“新城向功能復合體的方向發展。新城里既有工業又有辦公樓、事務所和其他公共設施、娛樂場所等,這樣的設計為居民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使得新城居民能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娛樂方面享有與巴黎老城同等的水平,并成為巴黎大區新的增長中心。”巴黎城市規劃管理中心是專門負責巴黎新城規劃管理的機構,中心規劃部主任讓·皮埃爾·帕里斯說,巴黎新城最成功的一點,是已經在整體上擁有自己的獨立發展系統,脫離了“新城”的初級階段。
經驗:新城不能功能單一,須設定公交定位
“一座新城必須在設計之初,就包括住房、經濟、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所有功能,并讓它們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巴黎經驗表明,新城不能只是工作城或睡城,如果新城在設計之初就缺少必備元素,最終效果也必然是失敗的。
馮凡分析,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定位很重要,這是建設新城規劃的重中之重。馮凡強調,在新城,巴黎的公交化率達到85%,比老城還要高。現在,巴黎共有5條輕軌和300多條公交線路連接郊區和市區,并且還有到郊區的夜班車。這樣即便市民不開車,深夜回郊區新城也不愁等不到車。
巴黎經驗表明,一個城市會在三十年內達到成熟的狀態,因此需要采取靈活的規劃方案,有效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馮凡介紹,“在大巴黎規劃中,為了保護巴黎的古建筑,巴黎市中心的行政級別和大巴黎城市的行政級別是同級。這種城市規劃值得發展中國家借鑒。”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