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璘:臺灣農村新文化的發展與愿景(下)
我們應當通過農業的發展,農村的建設,把整個農村結構,還有整個農村的活力帶起來。同時我們也不能只有生活,對居民的培訓也很重要,讓當地的居民自己來建設,來行銷,這就找回了認同感,找回了農村居民的尊嚴。
還有環境問題,在環保方面農村已經發展了生態村,或者是生態社區。他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去做綠化,回收資源。甚至可以把家里一些還能用的東西做回收。
這是一個回收市場。比較有錢的農民,把他的古厝拿出來,做一個榮利商店,東西擺在那里,旁邊放一個錢桶,有需要的人就把錢丟進去,把東西帶回家,這里并沒有人看管。這是農村一種新型方式的商店。
整個農村發展,從2009年開始推出再生計劃,再生計劃強調整體性,整體性里面有一項就是要由下而上,不是由政府來幫你做,而是由底下的民眾自愿展開。最重要的是要進行多元整合,將產業和文化的發展做一個契合,同時注重自然生態保育。通過對空間的再利用來塑造一個農村的景觀,使得整個農村可以再生。
這個計劃涵蓋的非常全面,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甚至包括財務計劃。這樣整體性的發展,對農村建設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的愿景就是希望通過既有的發展來建立富麗新農村,恢復美麗的農村景色,再造農村的新文化,提升農村居住的環境品質,找回農村居民的尊嚴。
我個人認為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客觀世界中日常生活的整體表現,它是生活與現實世界中每個個體的種種活動經由長期自然累積而成的。我今天給大家看的照片有的有很多年的歷史,也有近段時間的。我個人認為新文化的產生是要把新舊文化的價值觀揉搓在一起,再轉化到本地的體系里來,而不是將外面的觀念強加在這個地方。更重要的是取得一個位置和生存空間,這樣才有一個持續的發展進而創作的可能性。我覺得臺灣從16世紀開始歷經西班牙、荷蘭的殖民,到后來的日軍時代再到現在,有這么多不同的文化在這里融合。臺灣的文化就是從土地里面長出來的多元文化,就是一些相應元素的混搭,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臺灣還有很多荷蘭的東西、西班牙的東西、日本的東西,也有我們臺灣的或者中國傳統的東西在里面。這就體現出時空交替動人的新生命力。在臺灣農村,慢活很重要,所以臺灣一直在推慢活和有機的理念,這些和新文化是相輔相成的。
黃金海賊王
今天我們要講文化,我還想和大家說一下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戲曲,叫《黃金海賊王》,我很喜歡這出戲。它描述的是17世紀臺灣多元文化的故事。當然我更喜歡上面這張,這張是用臺灣歌仔戲做基礎推出的所謂的“記”,也就是“特洛伊”,《木馬屠城記》的故事。在這里你完全看不到外國的東西,他們已經將它作為一種內在文化傳承了下來,中西文化在這里做了一個非常透徹的結合。當地的文化和有外地的元素融合出了臺灣的新文化。
其實在臺灣大家都推廣休閑農業的時候,你如何去呈現出當地特色很重要,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否則我們去旅游,只要選一個就可以了。所以所謂的區分市場很重要。我今天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各位!
相關內容: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