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云南國家公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公園必須有法律保障
“國家公園不僅僅是個名稱,其背后蘊涵的是一種對自然區域進行可持續發展與保護的管理體制。”王月說,由于我國深入探討國家公園的時間較晚,人們對其功能認識不深,普通公眾更是難以區分各種名目的公園。
“國家公園不同于自然保護區,也不僅僅是一個供人們游玩的‘公園’”。國家公園更強調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生態保護理念,不僅強調環保,同時更從滿足人們探索、認知自然和觀賞、體驗自然美景的需求出發,充分發揮自然文化資源的觀賞、教育和游憩功能,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使社區受益,實現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的良性互動。二者起著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作用。
相比美國,完善云南國家公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美國黃石公園為例,它除了被美國人自豪地稱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神奇樂園”以外,還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庇護所,有數百種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而中國由于人口眾多,開發利用時間長,野生動物種群的數量一直處于比較低的狀態,即使在高山森林里也不容易見到野生動物。因此,少了野生動物的陪伴,云南的國家公園內仍然有些“冷清”。
“國家公園需要‘硬件',更需要‘軟件’。”王月解釋道,所謂的軟件主要是指公園的科學管理,包括棲息地管理,游憩解說系統等。“不同于傳統景區,國家公園解說詞必須兼具知識性、生動性、互動性和科學性。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家觀看自然頻道一樣,在對物種、生態有詳細認識的同時,又能親眼看到、接觸到,感受到。”而現階段云南國家公園這方面還不夠成熟。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細節問題有待解決。例如依然存在一些景區垃圾管理問題,無序旅游形成的破壞。王月認為,其根本原因是未能處理好投資企業進入,監督和管理的工作。堅持強調政府管理的主導地位,規范好投資企業經營模式,加強對投資企業的管理和監督。
國家公園必須通過立法來承認其保護地位,這也是國家公園作為保護地的要素之一。去年,云南將率先對國家公園立法展開試點,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國家公園管理體系。她說,“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障,單純的國家公園命名本身,并不能對一塊區域產生保護。所以政府必須出臺相關法律來保障國家公園受保護的地位。”
在中國,傳統的保護理念比較簡單,多以靜態、絕對保護為宗旨,沒有充分體現資源的社會價值和公共屬性特征,制約了人類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而風景名勝區以游憩活動為核心,在強調資源利用的同時,并沒有將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作為景區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這些都把保護自然與發展經濟完全對立起來,顯然都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
國家公園是當今國際社會保護自然、文化及其景觀資源的重要模式之一。國家公園管理模式不僅尊重自然,而且關注人的需求,關注社區的發展,強調社區參與,在社區參與中老百姓受益獲利,從而激發他們自覺參與自然保護的積極性。這也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思想。
國家公園作為自然保護的一種重要形式,必將推動中國自然保護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