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城市生態景觀扮靚包頭
2014-10-21 08:58:33 來源:包頭日報 瀏覽次數:
今年,我市加快建設公園和綠地,在完善城市功能基礎上,更構建了包頭特有的城市生態景觀,譜寫了包頭園林之理想。
如果說,公園廣場構成了包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么,改造升級后的公園廣場讓市民的休閑生活更便捷;如果說,城市的綠化讓你心情愉悅的話,那么,新修建的公園綠地會讓你的出行更愜意。
新建兩園
打造特有生態景觀
在新都市區建設路北建華路到210國道段,是正在建設的市民公園施工現場。而在建設路與建華路交匯處的西北方向,同樣是新建的奧林匹克公園。
市園林局副局長賈有告訴記者:“北面的奧林匹克公園,南面的賽汗塔拉公園,再加上從建華路一直到四道沙河的市民公園,將形成包頭特有的生態景觀,以及集風景、運動、健身、休閑、游憩于一體的城市未來大型運動休閑中心。”
定位于為市民提供休閑游憩服務的綜合性現代公園的市民公園,其項目書如此描述:“運用生態新技術,凸顯綠色低碳的核心理念,建設包頭特有的生態景觀,為包頭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公園呈帶狀,長2.9公里,寬200米,公園的‘山水林原’四大片區展現的是包頭景觀風貌特征,不同植物樹種構成了一年有綠,四季不同的景觀。”賈有介紹說,今年5月開工建設的市民公園建設內容包括綠化、硬化、給水、照明、景觀小品等,估算總投資38000萬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1000萬元。
與市民公園同時開工建設的奧林匹克公園,位于建設路以北、建華路以西,總占地面積5600多畝,其中綠化景觀建設面積達3600多畝。“這是一個功能齊全的主題公園,也是一個開放性的體育休閑場所。”賈有這樣描述奧林匹克公園。
奧林匹克公園,是在完善新都市區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帶動地區教育、文化以及商業的發展,改善新都市區生態環境的項目建設背景下實施建設的,項目已完成公園道路、景觀綠化、基礎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估算投資31000萬元,年內計劃完成24000萬元。
有別于周邊大型體育場館,奧林匹克公園的定位在于全民健身與群眾活動。在對于城市體育組團的功能完善中,著重于群眾活動、戶外運動與家庭出行等特點,補充了例如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素質拓展、劃船、劃艇、露營、慢跑、極限運動等運動與活動項目。公園可分為山景區、商業街、球類運動區、湖區、林下拓展區。上接a01“未來,奧林匹克公園將會是包頭最具人氣與活力的高使用率的城市開放空間。”
公園廣場
提檔升級服務市民
去八一公園晨練的市民驚喜地發現:路燈亮了,椅子換新了,道路新鋪了……八一公園,始建于1958年,雖然經過幾次修繕,可園內道路破損嚴重、園燈照明不足不亮,公廁由于沒有供暖設施,冬天不能開放等,給來此休閑、晨練的市民帶來諸多不便。與八一公園情況相似的,還有始于1979年開放的勞動公園,問題也比較突出。
今年,我市針對基礎設施薄弱的公園、廣場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包括八一公園、勞動公園、植物園、錦林公園、迎賓公園、包頭樂園等6個公園及阿爾丁廣場、銀河廣場進行了改造,計劃投資2200萬元。改造內容包括增綠補綠、整修園路、園燈亮化、新建改建公廁、維修和增加園林服務設施,設置休閑活動區等,不斷提升公園廣場的綜合服務功能,努力在服務群眾方面不斷做細、做實。
賽汗塔拉
增綠更顯城中草原魅力
賽汗塔拉城中草原,又名成吉思汗草原生態園,是全國唯一的都市草原,面積770萬平米,園長約4.1公里,寬2.2公里。目前,已然是包頭市的標志性公園。
今年,我市實施的賽汗塔拉增綠補綠工程,則更為這座美麗的城中草原更增添魅力。回填土方9450立方米,安裝綠化給水管線3093米,移植針葉樹49株,種植針葉樹91株,闊葉樹1170株,灌木8706叢,綠籬402平方米,累計完成產值達817萬元。截至目前,所有工程全部完工。
此外,賽汗塔拉城中草原植被恢復維護工程同時啟動,從5月23日開工進場,估算總投資2330萬元。
短評
綠,一抹溫暖
走出小區就能賞到景致,離家不遠就有鍛煉運動之所,這是每個城市人的幸福。居住在包頭的人,有著他們的“自豪”——擁有最多的廣場、公園,而且各具特色。
2014年,包頭對公園、廣場進行新建、改造、升級,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大視野全局性的布局構筑,更讓人們對包頭的綠化建設心生敬佩。
休閑“綠道”改造工程在現有綠地中開辟供游人漫步林間、休憩健身的人行步道,全線因地制宜地設置供游人租賃自行車和停留休息的驛站,整體綠化建設秉承返璞歸真的自然式、原生態種植手法。
奧林匹克公園與其場地北方新建的網球館、游泳館和羽乒館,南邊與建設路隔路相望的奧林匹克中心場館群、體校,以及市民公園和賽汗塔拉公園,共同構成了城市未來大型的運動休閑中心。
改造升級,都本著人文關懷,惠民、利民的建設理念。這樣的“綠”,更是市民心中的一抹溫暖。
編輯:zhaoa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濟南:“八景五園”生態景觀讓小清河重生
10月16日,記者從濟南市規劃局獲悉,《水清、岸綠、河暢、宜游【詳細】
道路綠化市場龐大 怎樣的苗木符合要求?
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道路建設總是走在總體規劃的最前端,新建工程加上原有景觀升級,造就了道路綠化源源不斷的龐大市場。【詳細】
山東淄博廢棄礦坑“變身”生態景觀
山東淄博文昌湖區一處廢棄露天礦坑經整修【詳細】
從一座花園的變化看福州“創森”成效
今年春節前后,我市相繼建成開放了12條公園休閑步道,今年底前還將在12個縣(市)區各建成1個生態主題公園。自“創森”工作開展以來,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2014年的12.94平方米提高到14.07平方米,91.9%的居民出門500米內可見公園綠地,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由42.92%提高到43.87%,福州城市宜居指數越來越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