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市潮連島擬建中心城區最大濕地公園
記者報道,與廣東省江門市區隔江相望的潮連島,憑借其良好的區位條件和自然環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記者近日從蓬江區委、區政府獲悉,該區正計劃借鑒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成功經驗,對潮連島內的小海河及河兩岸的環境進行整治修繕,并對潮連島沿西江邊上的逾百畝紅樹林進行生態旅游開發,使位于潮連島東南面的一大片臨水區域,成為中心城區最大的一個濕地公園。
島內河涌+沿江紅樹林=濕地公園
潮連島是點綴在西江上的一顆明珠。因為西江環繞而過,面積不大的潮連島內,大大小小的河涌,與島外的西江相連,構筑了潮連美麗的水鄉景色。其中小海河便是貫穿潮連全境,對潮連人的生產、生活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一條大河涌。在這次小海河整治開發中,河面較寬的小海河北段,被列為示范段進行整治開發。示范段全長6.5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4.67公頃,河兩岸的綠化面積約為24公頃。而在示范段與西江相連的沙尾電排站南側的逾百畝紅樹林,與示范段一起,構成整個濕地公園的核心。
而依照江門市政府此前批準的《江門市潮連東南地段控制性詳細規劃》,該片區將規劃利用沿西江、小海河和廣中江高速沿線綠帶及綠道構筑生態景觀綠廊帶,并依托主要交通線作為城市發展軸,沿線布置沿街商業、體育公園、市政公用設施、居住社區主入口等街景,打造濱水社區。
近日,記者跟隨前來潮連調研并現場辦公的蓬江區委書記王積俊,來到了小海河。曾經多次對這條河進行仔細查看的王積俊,甚至比不少潮連人更熟悉小海河的美。“岸邊的這些樹和竹子,在開發的時候不要全部鏟去,要保留下來。”乘船在小海河調研時,王積俊與潮連街負責人等現場辦公,研究小海河開發的具體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小海河開發的條件非常好,要爭取盡快啟動這一工作,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打造出一處消閑旅游的好去處。
先行段最快明年底可建成使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小海河的開發尚在做前期準備工作。其中條件最好的興業路至沙尾電排站段,預計將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先行動工,最快將于明年年底投入使用。該整治工程將首先對小海河示范段進行清淤,打撈河涌內的垃圾,進一步凈化河水,隨后將對興業路至沙尾電排站段的小海河兩岸景觀進行整治改造,在河兩邊各修建一條自行車道綠道,并結合潮連當地的祠堂文化等本地文化,打造出一些獨具一格的景觀。
而根據小海河沿線景觀規劃,小海河沿線將主要采用復合型堤岸。這種堤岸方式結合了生態型堤岸和護岸型堤岸設計方法的優點,集人工結構的穩定性、環境的親水性、景觀的生態性和河道蓄水防洪功能為一體,具有較強的抗水流沖刷能力,能抵御較大的洪水,同時具備生態效應、景觀效應。
“屆時我們將在小海河與紅樹林之間,修建空中棧道,將其直接連接起來,而且還將在紅樹林中修建水上木棧道,讓市民可以融入到紅樹林當中。”王積俊說,在小海河整治后,將借鑒杭州西溪濕地的經驗,購進搖櫓船,讓市民和游客真正享受到濕地公園帶來的親水樂趣。
“建議政府可以引進外來的開發商,對潮連進行整體開發。”家在潮連的江門市益丞集團董事長盧永亮,對小海河的開發也是非常感興趣,非常希望政府能將潮連推介出去,吸引外來大開發商,以提高開發的水平的檔次。
杭州西溪濕地公園,形成“十景三堤”
作為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和文化濕地為一體的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杭州西溪濕地公園自2003年啟動保護建設。從一開始,西溪濕地保護就確立生態優先、最小干預、修舊如舊、注重文化、以民為本、可持續發展六大原則。經過保護恢復,重建后的西溪濕地的生態循環有較大改善,濕地生物多樣性得以有效保護,濕地水質得到了全面改善,空氣得到進一步凈化,整個濕地呈現出野、冷、幽、靜的特質。
西溪濕地公園共分為東部濕地生態保護培育區、中部濕地生態旅游休閑區和西部濕地生態景觀封育區,集生態濕地、城市濕地、文化濕地于一身,堪稱中國濕地第一園。
西溪濕地以獨特的風光和生態,形成了極富吸引力的一種濕地景觀旅游資源,著名的有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宸跡、河渚聽曲十景,以及福堤、綠堤、壽堤三堤。
編輯:wbqing
相關閱讀
航拍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南沙濕地公園
南沙濕地公園位于廣州市最南端,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的南沙區萬頃沙鎮十八涌與十九涌之間,總面積約10000畝,是廣州市最大的濕地公園,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也是夏季觀賞荷花荷葉的好去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