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柵欄新街景創造老城公共生活
作為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最受市民歡迎項目之一的“設計之旅”的亮點“大柵欄新街景”,今年將首次發起Plug-In小站系統項目,試圖更廣泛地動員北京內外的設計、藝術、表演、手工藝、餐飲及零售力量以統一“著裝”、多點“嵌入”的方式參與到正以全新思路進行更新活化的老街區改造運動中;同時,去年開設的“大柵欄領航員”項目,今年將以更大的動作、更深地介入區域改造過程中遭遇的一系列公眾難題,嘗試以設計為工具,推進建筑師、藝術家、本地居民及商家共同參與地區共建。兩大項目成效如何,成為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大柵欄板塊的最大看點。
大柵欄在威尼斯
大柵欄項目今年6月首次走出國門,成為第十四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暨中國城市館首展“穿越中國—北京”的切入點之一,這個今年首設、位于威尼斯老海軍造船廠展區的展覽很快被國際知名的設計生活類媒體《Wallpaper》評為2014威尼斯雙年展中最值得參觀的25個展覽之一。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曾輝認為,新設立的中國城市館今年以大柵欄2009年以來的“有機更新計劃”為展示重點,呈現北京城市的百年變化。其“呈現的不僅是中國城市設計演變的狀態,而是以活化人居生態為目標的老城區微循環改善方式,透過大柵欄多年來的變遷和改造,展示更多中國城市變遷的歷程與思考。”
北京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志忠則表示,自2009年啟動了大柵欄有機更新計劃以來,在北京設計周等機構的協調下,大柵欄邀請了日本設計師原研哉等中外設計師和藝術創意項目進駐老街區,已在這片街區留下20余處頗具設計感的房屋、街頭雕塑等項目。老街區與新設計的融合碰撞不僅使參觀者在走街串巷的同時感受老街的獨特魅力,也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據介紹,中國城市館是北京國際設計周應威尼斯市政府、2015米蘭世博會邀請發起的一個以城市規劃、建筑為主題的中國城市展示平臺,它將通過“穿越中國城市”項目,向世界展示更多中國城市變遷的歷程與思考,加深與西方城市范本之間跨時空的對話。“穿越中國—從北京出發”是首展,而大柵欄項目是唯一代表中國城市發展建設的項目。作為北京最為重要的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展覽通過將大柵欄地區有機改造中基于微循環改造舊城區的方法展示給觀眾,讓大家看到這個案例如何在保護城市文脈的同時,通過設計為地區注入新的活力。策展人米凱勒(MicheleBrunello)、畢月(BeatriceLeanza)及聯合策展人馬巖松認為,大柵欄案例“對本屆雙年展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繁星”嵌入街區
Plug-In小站是2014年北京設計周發起的新項目,有點創意、設計“繁星”嵌入街區、商場、社區……的意思,小型而多元。據介紹,一家Plug-In臨時店不過20平方米左右,而參與者既可以是設計師、藝術家、表演者、手藝人,也可以說是餐飲及零售業者,但是,統一形象,集群推介。
由北京設計周和大柵欄跨界中心共同開發的“大柵欄新街景”Plug-In小站系統是用統一的視覺語言包裹的一系列開放空間、展覽和活動,以便讓參展人在北京以及設計周的國際語境中,通過行動回應大柵欄的獨特現狀。
從空間形態看,大柵欄的Plug-In小站系統里有作為室內空間的Plug-In臨時店—這些臨時店位于或毗鄰大柵欄區域人流量較大的街道,有門臉也有院落空間。完整的院落將被劃分給幾個互惠互補活動,形成小型的人氣聚集地;Plug-In市集—設置在大柵欄新街景重要街區楊梅竹斜街的露天攤檔;而Plug-In伙伴是讓大柵欄現有的本地商家和文化項目參與到北京設計周中來。通過地圖、手機APP、標識導覽系統以及Plug-In展覽構件的使用,整個Plug-In小站系統在設計周期間將向參觀者展現大柵欄常年充滿活力的街道生活。
據透露,參與Plug-In小站系統的機構或個人所采用的展覽材料和場地準備費將得到北京大柵欄琉璃廠文化發展公司和北京設計周的支持,非盈利性參展項目費用甚至可免除。
創造老城公共生活
作為大柵欄更新計劃中的一個長期項目,同樣也是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大柵欄新街景”的一個重要板塊,“大柵欄領航員”通過設計征集的方式,嘗試解決在區域改造過程中的一系列公眾難題,形成試點,用創造性思維和設計面對挑戰,通過示范激活,給大柵欄及內部社區帶來直接積極的改變,2014“大柵欄領航員”項目集中在建筑、公共設施以及手工藝及本地文化試點三個領域,主動嘗試展開區域社區共建并進行專業示范。
建筑試點:創造“大柵欄樣板間”。“大柵欄領航員”計劃有意選擇大柵欄區域內具代表性的居民空間設計,通過設計“樣板間”呈現如何在狹小的居住面積的情況來進行室內空間改造;另外,在一個典型的大雜院里,如何改善房屋取暖保溫采光及廚房廁所等基礎設施。
公共設施試點:垃圾處理、公共意識及地標。除了垃圾問題,還有公共設施(比如花壇、公共長凳等)維護的問題,如果說解決這些問題只是解決表象,那么胡同里的社會道德體系重建則是更深遠的目標。通過設計喚醒本地商家居民和游客的公共意識,建立區域自豪感,才能真正提升區域生活品質和商業環境。
手工藝及本地文化試點:延壽街手藝店。今年的領航員手工藝試點項目將利用大柵欄延壽街的門臉空間,通過設計師和手藝人的合作,發現讓這些活計在現代社會中經營下去的方法,讓傳統手工藝和文化得到傳承延續。
據悉,今年北京設計周期間,大柵欄新街景的展期為9月25日(周四)至10月3日(周五)。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
據媒體5月7日報道,知情人士稱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開發商在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取得的成功后,決定將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詳細】
北京4萬余株古樹將全部GPS定位
去年底,北京市組織開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調查范圍包括16區以及11個市屬公園、林場,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將全部完成,6月開始為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