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推出“綠色地平線”計劃助中國治理空氣
今日IBM宣布,將整合全球實驗室的研發力量,推出一項“綠色地平線”計劃(GreenHorizon),以支持中國實現環境治理和能源轉型,從而提升民眾健康保障,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綠色地平線”計劃(GreenHorizon)旨在針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三大難題——大氣污染防治、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節能減排,推出全球領先的實踐范例。IBM一直在這三大領域有深厚的研究積累,并正在大舉投入。該計劃將由IBM中國研究院牽頭,集合IBM全球12家研究院最優的技術資源,與合作伙伴協同推進,共建創新生態系統。
該計劃里程碑式的第一站是通過與北京市政府共同合作,利用IBM最前沿的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等技術,為政府和企業決策者提供準確、實時的數據,以助力實現高精度大氣污染防治。
“在過去三十多年間,中國經濟增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中國有機會在可持續能源和環境管理領域引領世界發展。”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說。“盡管很多其它國家和地區的做法都是在經濟達到全面發展后,再采用綜合行動解決環境問題,但IBM先進的信息科技,可以幫助中國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實現基礎設施轉型,從而走出一條發展與環保平衡兼顧、相互促進的新模式。”
過去三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政府的首要關切之一。中國政府在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同時積極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環境標準及政策,推動環境監測治理和能源管理轉型,以確保在未來十年內,通過對工業和能源結構的轉型調整,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兼顧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
城市空氣污染防治
空氣污染是全球特大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中國,過去的幾十年間,城市化一直是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是,隨之產生的空氣質量問題也日趨嚴重,中國政府果斷采取行動。2013年,國務院制定了“大氣污染防治計劃”,以保護生活在城市大約7億人口的健康。
在首都北京,政府制定了嚴格的城市空氣污染防治目標。至2017年,規劃用于治理PM2.5的投入將高達7600億元,PM2.5平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為了支持北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IBM將與北京市相關單位合作并共同研發,利用IBM認知計算、大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分析空氣監測站和氣象衛星傳送的實時數據流,憑借自學習能力和超級計算處理能力,提供未來72小時的高精度空氣質量預報,實現對北京地區的污染物來源和分布狀況的實時監測。
“我們致力于應用IBM全球12個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助力國家達成環境和能源的宏大目標。”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博士提到,“IBM中國研究院將運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并匯集最優秀的人才,助力民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新能源的精確預測和高效利用
為支持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節能減排目標,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IBM研究院開發了一項先進的新能源功率和天氣模型預測解決方案,能夠幫助能源電力公司提高新能源發電并網的可靠性。基于IBM“高精準可再生能源預測(HyRef)”的技術,這一解決方案結合天氣預報和優化分析的前沿技術來準確地預測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功率,提高了新能源并網水平,幫助減少碳排放,并極大地為居民和企業提高清潔能源的供應能力。
IBM全球能源與電力事業部總經理BradGammons說:“通過應用大數據分析,電力部門現在有能力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應對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的難題,并準確預報風能和太陽能的功率輸出。我們已經開發了一個智能的系統,該系統結合天氣和發電功率的預報,可以增加系統(風機光伏等)的使用效率,減少風機停機并優化電網的運行效率。”
該技術在世界上最大的集風光儲輸一體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國網冀北電力的張北縣風光儲輸示范項目(670MW)的一期工程(160MW)得到應用。通過使用IBM新能源功率預報技術,張北風光儲輸示范項目一期工程旨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大約10%的新能源并網量。而這些額外并網的新能源足以支撐14000個家庭的用電。在幫助電網接納更多的新能源并網電量的同時,電網調度部門可以根據具體的發電預報來調整電網運行方式,保證電網穩定性和新能源的消納。該系統下一階段將會在更多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實施及推廣,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冀北電力風能預測的準確率達到90%,這是全球最準確的能源預測系統之一。
企業節能減排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社會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日趨增大。國家對能源消耗總量實施控制,并提出了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要求,這使得傳統的能源資源高消耗的粗放型工業發展道路難以為繼。不僅如此,國務院也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40%-45%。
為支持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目標,IBM研究院將聯合相關企業與機構,共同研發基于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及云計算技術的數字能源管理平臺,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為管理部門及用能企業提供全面的節能管理及分析決策支持。平臺可面向資產密集型行業,基于支持云模式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構建。IBM將持續利用其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優勢,促進工業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國家邁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表示:“環境監測治理、企業節能減排與新能源戰略都是政府關注的重大課題,這三者對于實現社會的生態和諧可謂是‘標本兼顧’。一方面,政府可以進行環境污染監測與控制;與此同時,提升新能源并網接入、降低工業排放并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也是從源頭上解決環境問題。‘綠色地平線’計劃是產學研聯合創新的積極嘗試。通過引入IBM最先進的信息技術,我們將全面促進社會轉型,推動中國邁向更加綠色和可持續增長的時代。”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外媒:中國將建世界首座被植物覆蓋"森林城"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29日報道,這座將在廣西打造的全球首個“垂直森林城”,一旦完工后將容納3萬人。【詳細】
南京劃定六條通風廊道 緩解空氣污染
幾天前的空氣質量連日中度污染,曾讓南京環保部門急切等待大風的到來。可這座城市三面環山,40多年來,風速卻呈明顯減弱趨勢。所幸的是,南京已在城郊劃定6條通風廊道,其中河西、江北風道綿延數公里,在高密度建設區域留下通風口,引風入城,讓“水泥森林”透口氣。 【詳細】
北京:建通風走廊 緩解熱島效應和空氣污染
近日從北京市規劃委獲悉:為提升建成區整體空氣流通性,北京將構建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未來形成通風廊道網絡系統。 【詳細】
廣東惠州入選IBM“智慧城市大挑戰”
惠州市是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試點之一,目前硬件設施已經在建設中,而惠州市政府在做的更多是讓數據說話,思考如何進行信息數據的管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