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長李春城:主政舊城改造成親朋撈錢戰場
不可否認,李春城在成都確實做了很多“政績”,但是這些“政績”背后總是能夠出現他的親朋幫、“哈爾濱幫”攻城略地的案例。
李春城在成都擔任市長、市委書記長達13年,他所做的工作,大多可用“最大”、“史無前例”等形容。
既有最豪華的政府新址、最大的環球中心,還有最大的太極八卦圖——天府廣場,兩次成都史上最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拆遷,最大規模的城鄉統籌,“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農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三個集中,“農民上樓”等。這些都是李春城主政成都留下的“政績”。
兩次最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是李春城任上一樁“政績”,但這個政績也成為李春城為親朋撈錢的主戰場。在我調查到的李春城貪腐案情中,很多都與土地有關。
李春城從2003年在成都開始的“城鄉統籌”改革試驗,也是社會各界褒獎最多的地方,甚至“城鄉統籌”成為李春城的一張“名片”。
但實地調查成都的“城鄉統籌試驗區”,會發現在新都區、新津、雙流等地,失地農民們怨聲載道,他們的土地被產業化、園區化,宅基地被征收成為工業園區或開發房地產,卻只獲得一些微薄補償,住在統一的社區內。
“我們現在無依無靠,成為真正的失地農民。”成都新都家具園區的農民對李春城的城鄉統籌并不認可。
事實上,李春城的“城鄉統籌”與“經營城市”同步進行。一方面讓80%農民進城,一方面在城市里騰挪土地,發展房地產。一進一出,賬很好算,那個時期的李春城更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一本萬利的土地財政,巨額的建設投資也都成為他貪腐的戰場。
成都市、重慶市是全國首個城鄉統籌改革試驗區。經過30多年農村土地改革后,農村的發展確實受到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的制約,需要把農村剩余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提供土地的使用效率,發展現代農業。
這個方向走到哪里都不能稱之為錯。但是,回顧成都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城鄉統籌,一個基本的舉措就是利用行政命令,在最短時間內,利用兩三年時間讓農民交出土地、宅基地、上樓集中居住。
這個將農民趕上樓的做法,成都走在全國前列,作為全國的改革試驗區,成都也成為國內其他地方學習的楷模。
但直到如今,成都的做法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甚至在2010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兩次提醒,拆村并居不能大拆大建,應尊重農民的選擇。
成都市在做城鄉統籌的時候,也是李春城政績觀使然。大干快上,兩三年見成效,四五年出成績。但這么做的背后,又有多少農民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原來閑適的田園生活狀態,留給成都農民的可能是需要十年、數十年進行彌補的創痛。
不可否認,李春城在成都確實做了很多“政績”,但是這些“政績”背后總是能夠出現他的親朋幫、“哈爾濱幫”攻城略地的案例。
俗話說,“鏟車一到、黃金萬兩”,究竟這些工程是基于利于一方百姓,還是為自己牟取私利,李春城案案情公布之時,相信可以真相大白。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浙江:2020實現智慧城市全覆蓋
在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實施意見》中,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綠化美化,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垃圾綜合治理,強化垃圾分類處置等一攬子措施將被重點推進【詳細】
解讀廈門規劃:2020年軌道交通將達270公里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復通過《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勾勒出美麗廈門未來的城市輪廓。近日,廈門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從城市空間布局、城鄉統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層面進行權威解讀。【詳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需要城鄉統籌
日前,第二次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在廣西桂林召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會上強調,今后一個時期要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詳細】
安徽出臺新型城鎮化三年計劃
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安徽總體方案》,安徽省日前制定《安徽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省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提出圍繞“人、地、錢、規劃、建設、管理”,重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153”行動、城鄉統籌水平提升行動、產城融合促進行動和資金保障行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