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的經驗和啟示
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在這方面,發達國家有一些先進經驗值得借鑒。
東京都市圈:交通繁忙而不紊亂
在眾多國際機構發表的“世界魅力城市排名”中,東京總是名列前茅。東京受到高度評價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它有快捷、可靠、安全的城市交通系統。就城市規劃而言,“東京”這個詞包含三個概念。“東京城區部”是指東京的中心城區,人口約800萬;“東京都”是指東京的行政區域,人口約1300萬;而“東京都市圈”則指能夠到東京上班上學的地區范圍,其人口約3300萬,面積約13000平方公里。
東京都的軌道交通除了地鐵,主要由地面線或高架線組成的市郊鐵路、市區橫貫鐵路以及環狀鐵路組成。這些鐵路可以在早高峰時段的1小時內,以二三分鐘的間隔發出由8—15節車廂編組的列車,一條路線的單向客運能力為5萬—10萬人/小時。而這樣的線路有30余條之多。這么多的軌道交通路線,都是嚴格按照以秒為單位制定的時刻表來運行。在東京都市圈,即便是去50公里以外的場所,在使用軌道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都可以按照當初預定的時刻到達目的地。
之所以如此高效,不僅僅是軌道交通網絡擴張的結果,還是通車運營之后不斷改良的結果。過去50來年間,東京都市圈的市郊鐵路運行里程僅增加了一成,但客運能力卻增長到原來的約三倍。原因反映在樞紐設計的理念和形態上,便是日本通過樞紐站點來高度集聚城市人口,并將樞紐融入到城市常規建筑中。以新宿站為例,10余條軌道線路在此匯集,車站的眾多出入口與周邊的商場、寫字樓、住宅、公共建筑通過地下通道直接相連,大部分乘客通過這些密集的出入口和換乘通道進出軌道交通站,上下車和換乘的效率就非常高。
許多東京的政府官員、公司領導在內的上班族都非常依賴這些軌道交通,開小汽車上下班的僅有約6%的人。大家默認利用軌道交通是“有身份”不丟面子的選擇,公司不會也沒必要為員工預備通勤用的停車場。對東京的商務人士來說,能靈活自如地利用軌道交通,是一項基本素質。
此外,東京在1958年、1968年、1976年和1986年分別進行了四次綜合交通規劃,通過大都市圈綜合交通系統的規劃和建設,強化了大都市周邊城市和衛星城市的規模和職能,使都市圈由原來的單中心發展模式向多核心、職能分工模式轉變,將東京中心區過度集中的人口、行政、經濟、文化等職能適當分散到包括崎玉縣、千葉縣、神奈川縣、茨城縣在內的整個大都市圈甚至更大的范圍內。由此,形成“多心多核”的新型城市圈結構,達到緩解因城市中心功能過度集中而引發的城市問題。
與此相對應,東京都市圈的交通體系也由集中、放射的路網布局向分散、環狀的格局發展。優先建設環狀線路,主要作用是疏導過境交通、繞行交通,合理分配交通流,改善中心區交通擁擠狀況,使城市職能適當向外分散。
客運方面,以首都圈鐵路運輸為主的公共交通系統承擔了7%以上的旅客運輸量。隨著公共汽車客運量的逐年減少,鐵路運輸系統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在貨運方面,在大都市圈內將區域物流中心和市內集配中心的布局與道路網、車站、港口、機場統一規劃,從而實現了物流配置的整體性和高效性。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
加拿大各地寒冷意外出現太陽光柱的自然景觀
最近幾天加拿大各地是真冷,但也有意外的驚喜……!【詳細】
發改委:全國城市群規劃年內有望全部完成
清華大學最近開展的一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