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標時代,千座摩天樓超美國4倍
其實,早在三年前,國貿三期就已經讓出了華北第一高樓的稱號。天津津門津塔以10余米的優勢超越了國貿三期。
在武漢,由綠地集團建設的綠地中心項目目前正處于施工期中,高達606米的建筑高度也將大幅超越武漢乃至整個華中地區的建筑高度紀錄。北大著名學者張頤武表示,中國似乎正在開展一場比高的建筑奧林匹克競賽。這一城市文化現象是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
除超高建筑外,一些城市地標則以標新立異的設計風格取勝。如SOHO中國便長期與有世界最瘋狂的建筑大師之稱的扎哈合作。銀河SOHO,凌空SOHO等如外星建筑一般的項目分別在北京、上海落成或在建。銀河SOHO則因宋丹丹的批判一舉走紅,被網友戲稱為牛糞。
2013年底開工建設的駿豪中央公園廣場則位于朝陽公園核心位置,將是北京CBD另一地標建筑,該建筑形似山峰,與朝陽公園湖面交互輝映,概念名曰城市山水。該建筑設計師為馬巖松,曾設計了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密西沙加市的地標夢露大廈,他也是唯一在歐美核心城市大型建筑設計中標的中國建筑師。中央公園廣場的對面則是即將竣工使用的鳳凰衛視傳媒中心,其形似鳥巢,但其螺旋形的外觀似乎比鳥巢更新奇。
此外,大秋褲、大銅錢等比央視大褲衩還要怪異的地標建筑,紛紛竣工,令人應接不暇,爭議不斷。比高,比酷,比怪已成為城市建筑時尚。
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凌宏認為,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大規模的城市化效應給中國建筑及房地產市場帶來極大的機會,也給國內外的建筑設計師們提供了表演的舞臺,大批開工的地標建筑,也令2014年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地標年。但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發展建筑美學,如何做到當代建筑突破與社會文化的融洽共生將是近幾年中國地標建筑所將遭遇的挑戰。
據劉凌宏介紹,文化部下屬的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即將啟動一場關于中國當代十大建筑的評選活動。該活動旨在關注這一城市現象,并由最權威的專家對中國城市未來發展方向展開一次深層的研討。
編輯:liha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