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紫外輻射影響高山植物花部特征演化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張嬋在導師楊永平和段元文研究員的指導下,發現紫外UV-B輻射在青藏高原和周邊地區高山植物花部特征的進化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科學報告》雜志。
植物的花部特征多樣性和演化通常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選擇壓力共同決定。在眾多的非生物因子中,雨水會沖刷掉部分花粉、降低花粉的活力并稀釋花蜜濃度,直接或間接改變植物的繁殖適合度。
同時,強烈的紫外輻射,特別是UV-B也會降低花粉的活力,強烈的紫外輻射是高山環境的典型特征之一。前期研究發現,鈴鐺子在花期花梗彎曲是為了避免高山環境中頻繁降雨和強烈的紫外輻射對花粉活力的影響。表明紫外輻射對高山植物的花部特征演化施加了一定的選擇壓力。
研究人員根據植物的花部特征將其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保護型植物,這類植物的花粉受花部結構,如苞片、退化的雄蕊或者花瓣等的保護,從而避免直接接受UV-B輻射;另一類為暴露型植物,這類植物的花粉直接暴露在UV-B輻射下。
研究發現,暴露型和保護型植物相應的花部結構對UV-B輻射的阻擋程度沒有顯著差異。而花粉萌發實驗表明,大多數高山植物的花粉對UV-B輻射都較敏感,但是保護型植物的花粉比暴露型植物敏感性更強。花粉對紫外輻射的敏感與花粉受到花部結構的保護顯著相關。
編輯:guanshan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青藏高原建成自然保護區155個
青藏高原已經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155個,保護區面積達到82.24萬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面積的32.35%。【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