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土樹種成為城鎮綠化中的“當家”品種
根據我們的調查,近些年來,或囿于認識上的短見,或盲目追求時尚,一些地方在城鎮綠化建設中,不顧自然條件,不遵循自然規律,盲目地花高價大規模引進外來樹種、草種,不僅水土不服,而且賠了資金,損了景觀,費了功夫,得不償失。
鄉土樹種是在一個地區特定環境條件下,穩定的植物群落。它們土生土長,千百年來在那里生長發育,繁衍后代,具有對當地環境最高的適應能力,有著外來樹種無可比擬的生態效應,決定了它應該是城鎮綠化中的“種子選手”。在城鎮綠化中,因地制宜栽植本地的樹種,至少有以下四大好處:
其一,繁殖方法簡單。由于鄉土樹種長期生長于當地,經過本地區各種惡劣環境的考驗,自生自滅,因而生命力頑強,抗逆性強,養護管理較粗放。群眾對鄉土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比較了解,在長期的栽培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栽植后管理方便,見效快。
其二,綠化成本低。引進外地的樹種尤其是大樹,價格昂貴,而且需要車載船裝,長途運輸、勞民傷財,而選用本地土生土長的樹種,不但價格便宜,還可以節約運輸費用等,這對減輕地方財力和群眾負擔大有裨益。
其三,樹木成活率高。前些年,有的地方領導見有些城鎮的一些樹種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頓生羨慕之感,未作深入調研,就不惜巨資大量購進這類“優良”樹種,將其移栽到本地。由于這些樹種水土、氣候不服,多半夭折,有的即使艱難地活下來,也是“病歪歪”的。栽植用本地水土培育出來的樹種,具有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諸多優勢。
其四,綠化效果好。如同城鎮建筑需要地方特色一樣,城鎮綠化的樹木品種也應做到特色化。鄉土樹種已適應并融入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成為了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分子,所以它能充分體現一個城鎮綠化特色。
為此,建議政府要引導市民群眾正確認識鄉土樹種在城鎮綠化中的作用,改變人們對種植鄉土樹種的偏見,摒棄那種“媚外(樹)欺土(樹)”、在城鎮綠化中忽視鄉土樹種的做法;同時進一步組織相關的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進行資源調查,對具有開發潛質的鄉土植物給予重點的關注,為培育和馴化作準備;組織科研人員加強研究,培育出更多、更適合城鎮綠化需要的新品種,將其廣泛用于城市綠化中,真正發揮出它們應有的生態景觀效用。
(作者系湖北省宜城市政協委員)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北林大專家選出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適宜樹種
為了給北京地區生態修復遴選最適宜的樹種,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董麗率領團隊開展了植物材料搜集整理、評價篩選等方面的研究。針對工業廢棄地、垃圾填埋場、礦山廢棄地、水環境等不同類型的修復,專家們分別確定了對應的植物種類。【詳細】
四川眉山百萬枝切花菊國慶上市
成都鮮花市場上的切花菊,長期以來一直被昆明、海南、廣州等主產地壟斷。然而,這種局面將在今年國慶節被打破。記者從四川明都花卉種植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在眉山市仁壽縣種植的百萬枝切花菊將在國慶節期間批量上市,預計持續供貨到元旦節前后。【詳細】
山東聊城: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有要求
記者從市"創森"辦了解到,根據《山東省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今后在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時,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生態優先、合理配置"。【詳細】
云南發現珍稀胡椒新種——麻根
研究人員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發現一胡椒新種——麻根。相關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植物分類》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