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有序實現耕地、河湖休養生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也明確部署,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
休養生息,正從單個湖、單條河、單個流域擴展到整個生態系統。這將是繼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之后,休養生息理念在生態環保領域的又一次飛躍。
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是歷史性選擇
休養生息,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選擇。縱觀歷史,每逢重大變革,為了發展生產、恢復元氣,休養生息政策都成為重要選擇。從一定意義上說,休養生息成就了漢唐繁華、康乾盛世。
進入新世紀,休養生息逐步成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念,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煥發出新的光彩。2008年初,胡錦濤同志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高度,提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使休養生息成為中國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
這一重要戰略決策的提出,有環保系統的理論和實踐貢獻。2007年5月,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給疲憊的松花江減負,讓松花江在一段時間內得以休養生息。此前全國和一些地方江河湖泊治理的基本方向,也都是休養生息。
幾年的實踐證明,休養生息非常及時。率先實行休養生息的松花江流域重現盎然生機;太湖、南四湖等流域水質得到初步好轉;山東省控重點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
但是一條河、一個湖只是龐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恢復單條河流的水質不足以保護整個生態系統,單純保護一條河而忽略生態系統的其他組成部分,也很難從根本上改善河流水質。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近日在傳達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時指出,要推進生態系統休養生息,恢復和增強其生態功能。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江西公布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
江西省林業廳30日對外公布該省2016年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大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綜合效益為14951.34億元。本次評估結果與2011年評估結果比較,僅森林的生態效益就增加了1863.22億元,增幅23%【詳細】
生態文明建設應重視發揮碳匯作用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詳細】
“生態文明大考”提升深圳綠色競爭力
因為受到污染,深圳灣曾飽受市民詬病。經過下大氣力治理,如今這里碧波重現,一度消失的黑臉琵鷺也回歸棲息,這片美麗的灣區成為深受市民游客喜愛的休閑健身之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