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顛覆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當前中國城市的高速發展給景觀設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許多傳統的東西被過分顛覆,而把顛覆的東西再顛覆回來需要做到三點:一是更自然,二個是更文化,三是更人性,切實讓我們的風景園林設計為人來服務。”在近日舉行的2013年第三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楊銳的一席話,引起了參會者的廣泛共鳴。
被顛覆的城市
“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然而現在的城市建設幾乎是‘洗心革面’,你很難從中探尋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王向榮不無遺憾地表示,當前的中國城市發展給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離人們的心靈似乎更遠了。
“無論是建筑還是城市,都在變得越來越個體化和邊緣化,缺乏人和自然的溝通和交談。”楊銳拿北京飽受爭議的多項建筑“開炮”:這些位于城市中心的建筑造型奇異,與周邊建筑與整體環境存在明顯區分,雖然引人注目,但“難以與人的心靈產生共鳴,因為它們缺乏傳統的精神內核”。
而這種顛覆性的景觀在中國當前的城市化進程中并不鮮見。頻頻被曝光的各類“奇葩”地標性建筑,不僅暴露了城市規劃的混亂,也折射出了“土豪”表象下的“文化軟肋”。
“其實中國有優秀的城市景觀傳統,可惜在當代很多被經濟發展的因素所淹沒。”楊銳認為,杭州(樓盤)就是古代以景建城最好的例子,城市以西湖為核心景觀,整體布局非常講究山水與人文交融,古往今來得到了中外游客的眾多贊美。直至今日,西湖依然以“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山水秀色點綴杭州、吸引游客、撫慰眾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也在會上表示,景觀設計是與自然生態溝通的世界語言。“中華民族的宇宙觀是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協調、天人共融,這也是風景園林師的天職。”他強調。
而在國外專家的眼里,當前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應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用自己的方式來與世界交流。“中國應該適當放緩自己的發展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遺產和價值觀,從傳統文化中尋求創新,而不是‘山寨’外國”。以色列著名建筑師渡堂海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老子的“大象無形”等思想對于景觀設計很有啟發,“為什么我們需要這么多摩天樓呢?它們會擋住風和太陽,我們應該從自然中汲取智慧。”他說,任何一個設計錯誤都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子孫后代,因此景觀設計師在設計時應該更加“遠視”,必須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成功的景觀設計輕松拯救空間顏值
近年來,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自然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詳細】
綠色基礎設施和景觀設計的關系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專家推薦綠色基礎設施作為各種因氣候變化、農業改革、城市交通等引發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歐盟提出希望改善歐洲自然環境,德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也宣布,將“綠色基礎設施”作為未來景觀設計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