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野生動植物未來可實時監測
自然保護區內的動物可好?植物生長情況咋樣?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的數字化監測與管護平臺建設,將實現對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的實時動態監測。目前一期工程的方案設計和施工招標工作已經完成,近期將正式進場施工。
據悉,廣東省保護區數字化建設被列為全國保護區數字化建設示范省,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字化建設作為廣東“示范省”建設的重要內容。去年年底國家林業局撥款200萬元用于內伶仃福田保護區數字化建設一期工程。今年年初,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動數字化建設一期工程,同時向國家林業局申請該項目二期工程建設經費。該項目一期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網絡與監測中心建設和數字視頻監測建設兩個方面。目前一期工程的方案設計和施工招標工作已經完成,近期將正式進場施工,計劃于今年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全部內容。
該項目建成后,可全面提高保護區的信息化監測與管理水平,實現對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的實時動態監測,形成保護區監測的動態化、可視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保護區資源管護和巡護的效率。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我國投175.56億提升動植物保護能力
5月25日,發改委在其官網發布和農業部、質檢總局、國家林業局聯合制定的《全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建設規劃(2017-2025年)》(下稱“《規劃》”)。【詳細】
研究稱地球10億年內將滅絕 動植物將消失
根據一項新研究顯示,接下來的10億年內,所有動植物都會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說,在不到10億年中,二氧化碳的水平將變得太低,而使需要光合作用的植物無法生存。【詳細】
中國科學報:共生動植物基因快速進化
眾所周知,人類以及我們的抗生素正在與導致人體疾病的細菌進行著一場進化軍備競賽。隨著人體建立起一道防御工事,細菌也會加以改進以躲避這些防御,進而對人體或我們的藥物展開新一輪的攻擊。【詳細】
成都發現世界瀕危野生植物距瓣尾囊草
90年前,美籍奧地利植物學家在中國發現并命名的一種野生植物,日前在成都一處懸崖洞口被發現。8日,四川林業廳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高級工程師隆廷倫告訴記者,發現的是瀕危野生植物距瓣尾囊草,世界罕見。目前全球僅發現三個種群存在,僅存于四川。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