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然濕地和濕地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見成效
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安徽巢湖的治理又有新動作:合肥市將投入1.4億多元人民幣,在1年內建成環巢湖生態濕地工程。目前,巢湖沿岸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項目招標已經完成。
記者從安徽省濕地保護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該省已建市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6處,總面積30.3萬公頃;已建濕地公園15處,總面積5.3萬公頃。安徽省目前有48.1%的天然濕地和70%至80%的濕地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據安徽省濕地保護中心專家介紹,安徽是中國濕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濕地總面積約291.9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21.0%。安徽的巢湖、石臼湖、升金湖、太平湖、揚子鱷棲息地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升金湖同時又被列為亞洲重要濕地和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安徽省現有濕地植物439屬798種,濕地動物74目192科814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水蕨、揚子鱷、白鱀豚、白枕鶴等48種。
據介紹,安徽省近年投入巨資實施濕地恢復與重建工程,在近期批復的中國“十二五”濕地保護規劃中,安徽省濕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恢復、重點濕地恢復與綜合治理共23項列入其中。為依法推動濕地保護建設,安徽省頒布了“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該省“濕地保護條例”也已進入立法進程。
在濕地資源保護方面,安徽還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安慶沿江自然保護區成功實施了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示范項目,使用歐盟贈款115萬美元用于濕地恢復;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全球環境資金項目(GEF項目),申請項目外資265萬美元,已獲得批準;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強與美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等合作,著力開展揚子鱷野外生態調查、野外放歸等研究。
專家稱,安徽濕地對維護中國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全球濕地生物多樣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安徽巢湖出爐城市慢行交通規劃
記者從巢湖市規劃局了解到,該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現已出爐并順利通過規委會審議。即將出爐針對慢行系統的新規,將打造“三橫四縱”一級、二級、三級自行車道和九街十八巷步行街區。【詳細】
合肥發布規劃導則:人行道寬度不得少于2米
記者從合肥市規劃局獲悉,為打造精品城市、特色街區,合肥市規劃部門日前正式發布了系列導則,包括《合肥市沿街建筑立面整治導則》、《合肥市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導則》,為城市設計提供依據。【詳細】
苗木價格大跳水 安徽企業組團吆喝
春季是種植苗木花卉的旺季。近年來,苗木花卉市場持續低迷,我省諸多企業謀求抱團取暖。在合肥市苗木大縣肥東縣,政府、協會和企業共同搭臺唱戲,開始向全國叫賣。 【詳細】
安徽瑤海區:園林小品扮靚瑤海街頭繪制路邊美景
合肥市明光路與大通路交口風景已是“舊貌換新顏”:原先簡單的常綠樹木已經變成景石、花卉、綠植高低俯仰、搖曳生姿的街邊園林小品——花鏡,令路人賞心悅目。據悉,這一占地600平方米,主題為“詩意瑤海,寧謐花園”的花鏡,是瑤海“園林品質提升年”的重要一項內容,該區已經建成八處主題不同、各具情態的花鏡,扮靚了瑤海大街小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