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善家園旁閑置的空地雜草叢生。閆雪靜 攝
空地將改建成鳥語花香的公園(效果圖)。
東南二環左安門橋外,一片空地已經被圍墻圈起來兩年,卻不知里面要建些啥。昨天,朝陽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證實,這塊被開發商霸占多年卻一直閑置的“黃金地塊”已被政府收回,即將動工建成開放型公園。據了解,今年,朝陽區陸續從開發商手中收回10片類似地塊,政府出資改建成公園免費開放。
昨天,記者來到東南二環弘善家園旁的這片空地,規劃中的公園還未動工,方圓近2公里的空地長滿雜草,還有一間歪斜的鐵皮屋。不過,圍擋布上已經貼上了“弘善公園景觀效果圖”的宣傳畫,從各個細節和角度展示了這座公園建成后的景觀。
兩位盯著規劃圖認真看的居民告訴記者,從他們搬進來,這片地就一直空著,不知道里面要建啥。現在好了,宣傳畫一目了然,“傳說中”的社區公園就要開建了,里邊有綠地、人工湖,還專門開辟了兒童和老年活動區。
隨后,記者從當地居委會了解到,弘善家園是前門地區定向拆遷安置房,2011年竣工入住,可是規劃中的公園、綠地卻遲遲未“現身”。“平時只能和老伴兒下樓圍著居民樓轉兩圈,附近很難見到大片綠地。”家住313號樓的退休老人張大爺說,搬來之前就聽說小區要建公園,但是多年來一直沒有任何進展。
“事實上,早在開發小區之初,政府就為弘善家園的居民預留了一座公園和大片綠地。”朝陽區市政協調中心負責人介紹,多年來,開發商一直霸占著這片規劃中的地塊不愿交付,在四周圈起一人多高的圍墻,并在里面蓋起幾排簡易的廠房和宿舍供公司員工居住使用。
去年年底,朝陽區綠化委與規劃、國土、住建委等相關部門共同聯手,對新建成小區的規劃綠地進行逐一驗收、查看,最終發現10片本該建綠地或公園的地塊被開發商長期閑置或挪為他用。這些地塊中,有的公共綠地在居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開發商私下挪為他用,建成簡易房出租牟利;或者閑置多年,變成了露天垃圾場和廢品收購站。
依據《北京市綠化條例》,今年朝陽區悉數收回了位于十八里店、雙井、來廣營、孫河等地區的10片規劃綠地,總占地面積達50萬平方米,全部由朝陽區財政撥款進行建設、養護,讓周邊居民出門即可見綠。
目前,弘善公園地塊內的簡易房已基本拆除,記者從朝陽區綠化委了解到,即將開建的弘善公園南起京津城際鐵路、北至華威南路、西與豐臺交界、東至弘善家園小區,建成后的綠化面積約3.1萬平方米,種植常綠喬木株、落葉喬木、常綠灌木,竹類、草坪及各種花卉,并建有人工湖、土山地形、景觀墻、照明燈、坐凳、健身器械等。整個公園分為濱水休閑區、老年兒童活動區、密林散步區和防護隔離區。按照規劃,弘善公園有望于下月正式開建,并將于年底前完工。屆時,弘善公園將成為東南二環附近最大的一處開放型公園,小區居民步行至公園只需5分鐘。
據悉,今后朝陽區新建小區交付使用前必須先過“綠化指標核定”這一關,在小區竣工60日內,將綠地交該區園林主管部門驗收,凡是配套綠地建設“縮水”的,不能交付使用;拒不歸還規劃綠地的,政府執法部門將視綠地上的建筑物為違建,并依法進行拆除。
此外,朝陽區還組建了3支監察組,對該區已建成的老小區規劃綠地逐一核實,凡是被占用的綠地都將逐步恢復原有規劃。位于亮馬橋附近的外交公寓內有一處22年前立項的占地189平方米規劃綠地,然而多年前因翻建房屋而被占,經過監察組翻查檔案核實后,派出專人對綠地上的違法建設進行拆除,并鋪種草坪恢復綠地功能。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