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園林發起創立生態園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技術創新的主體應該在企業,企業的愿望也最強烈,因為企業要靠此增強競爭力,一旦有創新,企業又是應用最快的。所以國家很重視創新聯盟,扶持力度不斷加強。”張啟翔說,以前申報創新聯盟需要科技部等部門批準,現在則可以先組建,運作好的話再上報科技部認定,能夠獲得資金或項目的支持。而且以前聯盟申報只能通過科技部等國家機關,現在行業協會、地方主管部門都可申報。園林行業目前還沒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張啟翔認為,嶺南園林在行業需要的時候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廣東從2005年就開始探索產學研合作的模式,目前產業聯盟超過了100個。“以前企業和高校的科研項目各做各的,有合作也是掛個名,給點錢,產業聯盟就是要解決這種兩相分離問題。”廣東省科技廳產學研結合處副處長梁宇寧說,實踐證明,成立聯盟的比沒成立的科研和產業結合得要好。另外,科技成果的推廣要當成科技服務業來做,需要較高層次的人才,聯盟更能勝任這類工作。
找到“最大公約數”
據梁宇寧介紹,廣東100多家產業聯盟里,運作得好的只有1/3。如何解決聯盟中成員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建立產學研的長效機制、讓更多的人有興趣參加聯盟,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產業聯盟能不能做下去,關鍵是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對行業、成員都有好處。”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院長包志毅建議從三點入手,一是在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制訂過程中發出利于行業發展的聲音,因為一個聯盟的意見比單個企業更受重視,更有影響;二是由聯盟牽頭,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規范,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三是攻克園林行業內關鍵性的技術難題,啃下幾塊“硬骨頭”,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技術問題。
“以前廣東將園林定為簡易工程,經過多年呼吁,直到2011年才出臺新的法規。”棕櫚園林董事長吳桂昌說,政策法規和行業標準對行業發展影響很大,聯盟首先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并為不斷提高園林行業的地位而努力。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王紹增強調要加強科研攻關,“我們這個學科科研太薄弱了,現在很多地方都用濕地吸附重金屬,那植物吸附后又會怎樣?沒人研究!”
深圳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的張志卿、廣東省農科院的王真等認為,聯盟的科研可采取兩條腿走路,一是向相關部門申請科研項目,二是會員單位拿出一部分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以加快出科研成果。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