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詞解說園林中的傳統名木梧桐
走在梧桐樹下,細細簌簌的小花鋪滿一地。抬頭一看,原來是梧桐開花了。滿樹的綠葉簇擁的小花,越發的彰顯了梧桐的清雅。6月至7月是梧桐的開花季,上海植物園的牡丹園西側、杜鵑園、植物大樓附近都有成片種植的梧桐,目前正在花期。
看到細碎的桐花鋪滿小路,不由想起胡蘭成《今生今世》里的句子“桐花萬里路,連朝語不息”,那些說了一夜的情話一定似桐花般細碎而溫情吧。這里的“桐花”,有人說是梧桐,也有說是泡桐或者油桐,如果“桐花萬里路”是出自李商隱的詩句“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那應是指梧桐的花,因為據說丹山相傳是產鳳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
梧桐原產中國,是我國的傳統植物,關于它有不少民間傳說,文人墨客也常喜歡把它寫入詩詞中。從現代植物學、物候學等角度來說,關于梧桐的有些傳說和詩詞,還些是科學的,有些是不科學的,讓上海植物園專家來做一下解讀吧。
上文為何會從“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這句推斷出桐花是梧桐的花呢?因為民間傳說,鳳凰喜歡棲息在梧桐樹上,“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的說法,所以在以前的殷實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種梧桐,不但因為梧桐有氣勢,而且梧桐也是祥瑞的象征。實際上,這只是從側面表達了人們對梧桐的喜愛,因為鳳凰這種祥瑞的動物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古人認為,梧桐分雌雄,雄株為梧,雌株為桐,是最貞節恩愛的樹木。“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出自孟郊的《烈女操》,意思是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這其實是錯的。據上海植物園專家介紹,梧桐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不過花倒是有雄花、雌花的分別。
關于梧桐,還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其實“知秋”是一種物候和規律,眾所周知,到了秋天,落葉樹的樹葉就會慢慢變黃飄落。梧桐在11月中旬葉片開始變黃,所以入秋首先黃葉的就是梧桐了。因此這種說法既富科學,又有詩意。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詩經·大雅·卷阿》),“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關于梧桐的詩詞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詩詞的豐富也可以看出梧桐在古代在庭院栽植的普遍性。站在樹下賞花時,如果你能知道一些梧桐相關的傳統文化,那就看花不是花了。
中國的植物文化十分豐富,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始,詩詞歌賦便與植物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些傳統文化,為現代公園綠地的植物選擇和布局提供了想象空間和理論依據。而上海植物園在設計科普設施和活動時,也十分注意融入傳統文化,努力建設一個既有科學內涵又有文化底蘊的美麗公園。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