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走低碳生態綠色之路 秀山錳產業加速轉型升級
6月21日,記者從在秀山召開的“中國電解錳節能減排論壇暨新技術推廣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市投入巨資進行錳產業的轉型升級,僅秀山縣投入就達10億元。而隨著眾多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我市以秀山為代表的錳產業正在加速向著低碳、生態、綠色轉型。
秀山縣錳礦資源豐富,與周邊的湖南花垣、貴州松桃并稱中國錳業“金三角”,是我市最主要的電解錳生產基地。2000年至2012年十多年間,該縣錳礦開采量由20萬噸提升到200萬噸,電解金屬錳產能由3000噸提升到24萬噸。
為了進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生產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從2011年5月開始,秀山整合各類資金10億元,對全縣138家涉錳企業進行整治,推動整個錳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對18家電解錳企業渣場進行了防滲和封場處理,83家錳粉加工廠被關閉,對37家企業進行了規范化環境綜合整治,截至2012年秀山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21%。
“通過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的使用,使我市以秀山為代表的錳產業徹底改變了‘傻大黑粗’的形象。”秀山縣一負責人表示,目前,秀山電解錳噸產品用電下降600度左右。錳渣含量平均壓濾錳從3.2%降到2.9%,整合后單個企業生產規模均達到3萬噸/年以上。整個錳產業已初步完成了產業轉型升級,行業節能減排和技術水平走在了全國前列。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重慶大巴山發現大面積野生珙桐群落
植物學專家日前在重慶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大面積野生珙桐群落。這也是城口縣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首次發現大面積野生珙桐群落。【詳細】
重慶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 “桃心”水坑
位于重慶渝北區石船鎮內的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是當地政府將上世紀70年代采石留下的礦坑、懸崖絕壁打造而成的。【詳細】
因建水電站這座古鎮成了重慶最美古鎮
到重慶旅游,多半會去市區的磁器口古鎮,這里還保留著重慶的老城風貌,每天游人如織。不過重慶最美的古鎮可不在主城區,而是在距離重慶市區大約四個多小時車程的酉陽,烏江岸邊有一座龔灘古鎮。【詳細】
重慶這些城市雕塑濃縮了歷史和文化
城市雕塑是一個城市的藝術名片,每座雕塑都被賦予該城市的文化寓意。在重慶,也有大量城市雕塑濃縮了重慶歷史和文化,透過它們可以感受到重慶的藝術氣息和城市的脈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