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和花卉會成為消費的增長點
生態文明、美麗中國,這些關鍵詞已經成為人們時下熱議的話題。生態離不開苗木,美麗也離不開花卉。始建于1985年的湖南長瀏園林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園圃,在總經理王建存的帶領下,數十年來一直致力于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綠色與芳香。2013年,王建存獲評首屆“城市建設杰出貢獻人物”。這位自稱農民、其實是在大地上書寫園林之美的企業家,走過了怎樣的一條路?在美麗中國的背景下,王建存和他的園林王國還有怎樣的夢想?
壹其人農民·企業家?他更是藝術家
第一桶金,在災難中逆勢而起
1987年高中畢業后,王建存開始從事苗木栽培、銷售工作。憑著對苗木的喜愛和不怕苦的干勁,王建存的苗木栽培技術在當地受到大家肯定。
1991年,湖南出現大范圍的冰災,以橘樹為主的一些果樹植被幾乎全部被冰凍死,農村遭受巨大損失。這對生于農村長在農村靠農作物、苗木等生存的王建存來說,是件不幸的事。
沒有抱怨,沒有氣餒,王建存看到了商機。
農村的果樹被毀,城市的綠化也沒有幸免于難,大量的苗木開始需要供給。于是他在自己的那三畝地上,細心栽培改進苗木。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上世紀90年代中期,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開放作為湖南“北大門”的岳陽的發展戰略。作為一個開放城市,城市建設非常重要,而首要的是城市的綠化。王建存抓住了這次機會,參與了岳陽的綠化建設,也因此賺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現在偶爾回岳陽,看到當年種的樹木都已枝繁葉茂,很是欣慰,像是看著自己的小孩長大”。
產業示范的帶頭人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王建存深深理解農民的難處。他認為,農民要改進新品種并不像企業改進品種那么簡單,采用新的果苗到能收獲果子,這中間至少要有六年時間。對于全靠一畝三分地生活的農民,這是艱難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瀏陽柏加的花木生產還只是零散布局,根本沒有示范性的規模園圃。王建存大膽地作出了決定,以家庭形式承包鈴泗苗場,建設精品苗圃,他也在鎮頭征地50畝建立示范苗圃,率先培養新品種,帶動花農擴大種植規模,增加適應市場的新品種。
在他的引進、推廣、帶動下,1996年至2000年柏加鎮發展金葉汝貞面積平均每年超過2000畝,每年單畝創收6000元以上;杜英種植面積每年1500畝,每年單畝創收5000元以上。王建存引用的其它品種超過10個,其中有6個品種大面積推廣。
在各級領導重視和引導下,直至2000年全鎮種植花木面積超過2萬畝,王建存在引種推廣方面帶動全鎮每年增收3000萬元以上。
產業規模形成后,王建存又率先組建適應市場的園林綠化公司,根據市場動態,有意識地引導花農種植,并將產品不斷推向市場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產業示范的帶頭人。
他希望他的家就是自己設計的園林
談到老板,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別墅、豪車。很多人問王建存,“王總啊,你這么成功了,經濟也富裕了,為什么不置個別墅住住?”王建存笑言,鄉下人樸實,住得舒服就行。目前,他在星沙住著一套普通的高層房。
王建存不喜歡千篇一律的別墅,常年與園林打交道,他希望他的家就是園林,他自己設計的園林。實際上,在北郊的鄉下園林中,王建存就有自己設計的房子。很多朋友也都常常去他那喝茶聊天,王建存說,“去了那里,你能放下所有世間煩惱,只是享受生活。”
編輯:山水百合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ɑ茴I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