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國家為改善和優化京津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狀況,減輕風沙危害,而實施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工程項目包括:封山育林、飛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還林等工程。最近,本市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昨天記者到京津風沙源頭進行了調查采訪。今天的“觀美景賞新綠,共建美麗新家園”系列報道,來聽記者談志超采寫的第三篇:《多道綠色防線,保護京津環境》。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今年啟動。除薊縣外,本市武清、寶坻兩大沙化嚴重的平原區縣也首次被納入2012年到2021年的又一個十年治理規劃。通過防沙綜合治理,將實現27%的林木覆蓋率,能更有效的改善人居環境。
昨天記者來到薊縣采訪,這里是京津風沙源的源頭,通過多年治理,目前全縣林地總面積達到110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45%,使薊縣成為本市乃至京津冀地區的“綠色屏障”。
現場:站在薊縣城區北環路向北望去,記者眼前是成片的楊樹林,十米多高的樹干身姿挺拔,林后的山上種植著黃櫨、火炬等彩葉樹種,遠遠望去,這些嫩綠、嫩黃的樹葉仿佛為連綿青山披上了靚麗的春裝。
薊縣林業局營造林管理科高級農藝師武連明指著眼前大片山林向記者介紹說:這些都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的困難地造林。(記者)主要作用是什么?主要是阻止風沙。
多年以前,薊縣被列入京津風沙源治理范圍,歷經多年建設,累計完成造林任務64萬多畝,有效地阻擋了來自于西北主要沙塵源區的風沙威脅,薊縣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的良好天氣占全年的88%以上。更重要地是,區域生態防護體系作用已經初步顯現。
薊縣林業局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劉鳳明介紹說:薊縣地處天津市的西北端,咱們這里的風沙源主要是西北地區,刮的都是西北風,河北的張家口,內蒙、陜西、山西這些地區。薊縣林業建設好了之后,整個生態環境質量,還有防風阻沙林帶的建成,相當于給天津構筑了一個天然的生態屏障。
薊縣憑借地理位置,通過風沙治理阻斷外省市沙源的同時,開展礦面治理,退耕還林等項目,已先后治理沙化土地28000畝,有效阻斷了本地沙源對中心城區的侵襲。
昨天,記者來到薊平高速通往北京交界的山區段,向高速路兩側望去,成片一人多高的針葉樹遍布群山,山桃、山杏穿插其間,盛開的山花點綴其中,春意盎然。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光禿禿的山頭和石礦。
劉鳳明說:薊縣為了提升環境質量,把所有的石料廠全部關停,對一些廢棄的礦面,還有廢棄的堆料場,這幾年陸續在實施治理,進行礦面的植被回復,把礦經過機械規整以后,在上面植樹種草,把浮著的沙塵、小石子固定下來,對沙源的封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經過特殊的技術措施,才達到目前的綠化效果,春夏秋季的花都特別好看。
薊縣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雖然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林業專家認為,從目前看,京津綠色防線還很薄弱,需要及時加以鞏固和保護。
為此,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已經啟動。除薊縣外,本市武清、寶坻兩大沙化嚴重的平原區縣也被納入2012年到2021年的又一個十年規劃。天津市林業局營林處處長齊崇輝介紹說,通過國家和地方防沙綜合治理,能更有效的保持水土,改善人居環境,實現27%林木覆蓋率的遠期目標。
齊崇輝說:防沙治沙是咱們綠色天津建設,還有國家防風林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提升整個生態的功能。還增加森林固碳,使森林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是推動整個林下經濟、種植業、養殖業一個綜合效益的體現。提升我市的整體形象。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