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中旬,蘭州市皋蘭縣鹽什、皋什兩條縣鄉公路兩側的耕地和溝谷地上,齊刷刷地栽植了皇冠梨、紅富士、核桃等優質苗木。這些被套了白色保濕袋的苗木,在田野間顯得格外醒目,構成了今春皋蘭縣生態建設的一道新景觀。至此,轄區將通過3年傾力打造梨花谷生態長廊建設梨花之都的藍圖,終于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付諸實施,即初步形成以什川萬畝古梨園為中心、以鹽什皋什兩條縣鄉公路面山為兩翼和以石洞寺森林公園為龍頭,建設長達40公里的綠色帶。
從皋蘭縣目前的生態環境看,由于長時間干旱少雨,生態環境極度脆弱,山體支離破碎。該縣圍繞“富民、強縣、優山”三大主題,打造以古梨園、梨花谷、石洞寺森林公園為重點的生態戰略平臺,進而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區域綠化,最終將皋蘭打造成為環蘭州城市群節點城市和梨花之都。
剛剛榮膺“世界第一古梨園”被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什川萬畝梨園,為皋蘭縣打造梨花之都提供了一張不可復制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資源的通行證,這將是世界生態奇觀的一張“名片”。在此背景下提出建設梨花谷生態長廊項目,涵蓋了轄區生態環境、富民產業、文化旅游和環境整治等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梨花谷生態景觀長廊作為梨花之都的子項目,就是以什川萬畝古梨園保護為中心、以鹽什皋什兩條縣鄉公路面山為兩翼和以石洞寺森林公園為龍頭,總投資1.5億元用3年建設長達40公里的綠色帶為主的生態環境整治和旅游景點開發,最終實現鹽什皋什兩條縣鄉公路可視范圍優質經濟林綠化全覆蓋。具體在經濟林建設上實行上果下菜或上果下瓜的立體農業模式;在生態林建設上實現喬灌花草結合,多林種多樹種搭配,高低結合,最終打造賞心悅目的綠色產業帶。在文山、豆家莊、草場溝、打磨溝等片區,開發農家樂、摩崖石窟、水瀉塘壩等旅游景點,從而使什川萬畝古梨園的“樹蔭”逐步外延。
為了讓更多的農戶參與,今年縣上籌措1000萬元專門用于梨花谷項目工程建設。對照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分5年每年每畝補助160元對栽植戶進行資金扶持,保證了栽植成活率。
目前,皋蘭縣梨花谷生態長廊建設項目涉及的石洞、什川兩鎮6村,已完成造林任務2236畝,占計劃1500畝的150%,栽植皇冠梨、紅富士、核桃等經濟林苗木20.8萬株,初步實現了鹽什皋什公路兩側200米內耕地和溝谷地帶的覆蓋。至此,轄區以梨花谷生態長廊為重點的生態林保護工程,邁開了堅實的第一步。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